首页 >> 创建动态
   
深入研磨游戏设计 精细研讨心理课实效——小学心理教研活动通讯报道
发布人: 秦红斌 发布日期: 2015-12-19 浏览次数: 1159
 
 

由于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游戏在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与地位,但游戏究竟该如何设计、如何优化,如何开展,却是摆在小学心理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1216日下午,虽然室外严寒逼人,但在东方小学二楼多功能厅里却气氛热烈,全体小学心理教师就“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游戏的使用与处理”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本次教研活动由小学心理教研员章学云老师主持。章老师首先带领在场的心理老师们观摩了两堂录像课,分别是:第四届上海心理辅导活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的课,即闵行实验小学王晨郦老师的《玩中有心意》(学生为四年级),第五届上海心理辅导活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的课,即浦东南路小学戴雯老师的《上课这回事》(学生为一年级)。两堂课有一个共同点:心理老师都用一个游戏串接了整堂课,课堂高潮迭起,师生互动热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趁着录像观摩的余意未尽,章学云老师组织全体心理教师组成6个小组,每个组就两堂课中的游戏选择和设计、游戏开展中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游戏如何在课堂互动中进行现场改进和优化、心理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游戏时所需具备的素养等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讨论,每个小组分享的侧重点并不一样。有的组从心理教师的素养角度出发,在赞叹闵行实验小学王晨郦老师的专业素养和临场应变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小学兼职心理教师会因为本身所教的学科(比如思品、美术等)而带上这些学科的风格和特点,这些风格和特点对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有利也有弊,但最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做一个有自己风格的心理教师;有的组从游戏特点的角度出发,认为两堂课中游戏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好玩有趣,且难度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功欲望,推动课堂高超迭起;有的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认为两堂课中学生一直在自主自动地讨论和活动,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体现了二期课改中先学后教等理念;还有的组将自己设计的《上课这回事》与戴雯老师的课相比较,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认为如何选择和设计一个好游戏非常重要,但也难度很大,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好的游戏供老师们模仿使用,从而再提高。

在心理教师们热烈研讨的基础上,教研员章学云老师趁热打铁,为老师们的发言做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微型讲座《一个游戏串始终——谈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五个“一”》。章老师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上海近30年来心理辅导活动课发展的趋势和中西方的相关研究,将心理辅导活动课应该回归提高学生心理素养的本源、心理游戏的设计应该至简的理念传达给老师们,结合两堂录像课详细分析了游戏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五个“一”:“一个贯穿始终但又简单明了的游戏”、“一个真实又积极向上的‘心理场’和‘社会场’”、“一场原始真实的互动”、“一种无框架、无拘束、无痕迹的课堂氛围与效果既成的教学效果”、“一位既无为又有为的心理教师”,期待在场的老师们向心理辅导活动课“心语无痕”和心理教师“无为又无为”的最高境界努力前行。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观摩、研讨、微讲座层层递进,颇具实效。在场的老师们情绪高涨,发言热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期待今后能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

(供稿:浦东教发院教师发展中心 章学云)

   
 
版权所有: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峨山路180弄13号 邮编:200127
COPYRIGHT(C) 2010 PUDONG-EDU.SH.CN ALL RIGHT RESERVED
沪ICP备 05000594 号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