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走访 扎实推进
家、校、社合作协商促进学校治理结构完善项目组走访会
发布人:俞大海
发布日期:2017-09-28
浏览量:21824
“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协商促进学校治理结构完善的实践研究”项目组于9月26日全天第三次走访项目学校,这次在澧溪中学与周浦和航头学区的项目学校进行了交流与指导。出席会议的有上海市教科院教育政策与舆情研究中心李金钊副主任、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刘静博士,项目负责人浦东教发院区域教育中心李彦荣主任,项目组成员浦东教发院学校发展中心殷凤和郑新华。会议由郑新华主持。


会议首先邀请各校针对项目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期间各位专家针对学校提出的问题与困惑给出了回应。刘静博士认为,周浦和航头学区在推进项目研究中做得扎实有效,首先体现在“治理”观念深入人心,学校与家庭及社区的合作目的就在于“共建共治 共享”学校发展;其次,各校实践切入点各异,有的是从整体与特色创建着手,有的是从单一组织、年级开展试点,都是紧密围绕制度建设、治理路径创设、丰富合作实践等来推动工作;紧接着她针对各校的实践,帮助学校梳理了行动研究的实施路径,初步优化了学校已有的研究成果与主要做法。

李金钊主任表示在其承担的市教委的委托项目《区域教育质量评估》研究中,“学校治理”是重要组成部分,浦东新区的相关实践已经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而参加了这次走访会后感触更深。特别是项目学校已经初步呈现出“学校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各校项目都能够从校情出发,紧扣“合作”做文章,深入思考了合作主体、载体、形式与内容、能力建设、成效评估等问题,为学校治理结构完善探索出诸多有新意的操作形式。例如周浦育才学校的周三家长全天驻校参与管理和教学的常规活动;又如周浦小学在针对家长与教师的培训中所开展文献分析与关键词解读的做法,值得全区以及全市借鉴。为了更好推进项目工作,他建议各校继续深化研究,将理念落地;将经验生根;将做法持久。

李彦荣主任非常感谢两个学区对于此项工作的大力支持,认为各校都能按照方案有序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她从一个整合(与学区化)、两个研究背景(政策追求与社会诉求)、三个关键词解读(合作、治理、完善)再次强调了项目的实践意义与价值,希望参与学校继续凝聚共识、扎实推进研究。最后,她引用周浦实验学校的“家长的期望,就是学校办学的目标”与各校共勉之。


会议的最后阶段,殷凤老师从项目的管理角度,布置了后期的工作与要求。

(供稿:学校发展中心 郑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