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2日-10月11日,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学校发展中心的科研员按照科室的统一安排,分署分学段开展了科研工作会议暨课题交流活动,共举办了14场,对中小幼学校的科研工作部署实现全覆盖,有力推动了全区在研课题的进展。以下撷取几场活动的镜头花絮,从中可以管窥科研交流与管理创新的魅力。
镜头一:分享创新成长——小记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教育署小学科研负责人会议

2017年9月12日下午,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学校发展中心戈玉洁老师主持会议。她首先宣读了2017年“黄浦杯”长三角“读书与成长”征文评选中的获奖者,并力邀其中四位获奖老师(周浦第二小学王微、北蔡中心小学宗瑶、御桥小学曹玲红、侯琳燕)进行交流。随后,戈老师一一进行点评,既亮出文章的出彩点,又指出进一步修改的方向,使获奖老师和参会的科研负责人就今后如何撰写征文拓宽了新的思路。
第二个议程是在研课题交流。云台小学吴青老师分享了学校开展《利用生活事件开展小学生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的经验,各校科研负责人对云台小学有序研究的时间安排,踏实渐进的研究精神以及成果展现的真实丰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最后戈老师布置了下阶段的科研主要工作,要求各校结合新区、署的工作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科研工作,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让科研为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打造特色学校服务。
镜头二:“我怎样做好学校的科研管理” ——第一教育署中学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纪要

2017年9月14日下午,第一教育署中学科研工作会议暨“我怎样做好学校的科研管理”专题研讨会在建平中学召开。鉴于部分学校科研工作负责人更换,新老交替,学期科研工作会议集学期科研工作安排与培训为一体,分享经验,传递智慧。本次研讨会由负责第一教育署中学的科研员张娜老师主持,各校学科负责人做小而精的主题发言。
与会老师分享了系列教科研管理经验:建平中学的教师读书的寒暑假作业制度、课题参与人员的月奖励制度以及人人有课题的激励制度;南汇中学系统化的科研培训、南汇二中的科研T型管理;高行中学、长岛中学、陆行北校等的青年教师团体培养等等。南汇五中年轻的科研负责人杨蕾老师还大胆地提出工作困惑——“怎样将教科研和教师的平日教学更好融合?”
通过经验分享与小主题聚焦式研讨,参与者不但加深了对教育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更获得对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新启示。
镜头三:深化课程评价 提高保教质量——记华林幼儿园区级重点课题结题暨成果交流会
2017年9月20日上午,浦东新区华林幼儿园区级重点课题“利用‘三自’模式提高教师保教质量的实践”结题暨成果交流会在华林幼儿园芳波部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浦东教发院学校发展中心王丽琴副主任、吴为民老师和陈洁老师出席了活动,前来观摩活动的还有浦东新区三署幼儿园科研组长和有关老师。
此次结题现场会分为三个部分:教学活动展示、课题成果汇报和专家点评。教学活动之一,中班的科学活动《吹泡泡》由郏秀丽老师执教,教学活动之二,大班的数学活动《圈里有几个》由沈艳老师执教。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现场来了十二位教学观察员,她们是华林幼儿园的新苗教师,由个体观察关注幼儿主动学习,反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调整。

课题成果汇报部分,由华林幼儿园四位署骨干教师进行汇报,随后钱珍宝园长作了凝练概括的发言。

为了打造优质均衡园,也为了青年教师内化指标、形成自测、自补意识,提高教学能力,全园教师持续探索了整整三年。这项集全园教师之努力和智慧的课题成果,获得了第八届浦东新区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自测、自评、自补”已形成了华林幼儿园科研的基础。
专家点评部分,浦东教发院学校发展中心吴为民老师高度赞赏了追随幼儿兴趣的两个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现场“关注幼儿主动学习”的观察与评价方式;浦东教发院学校发展中心王丽琴副主任对“三自”模式课题提出了自己的解读与思考,对研究的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希望“三自”循环模式成为后续研究的基石。

在这样的区级重点结题暨成果交流会基础上,陈洁老师继续召集三署幼儿园科研组长布置下阶段的科研主要工作,大家更感觉有方向、有动力。
镜头四:聚焦“实证研究视野下的幼儿教育研究”——参加第二教育署幼教科研活动的现场感悟
2017年9月27日下午,在金囡幼儿园苗圃部召开第二教育署幼儿园2017学年第一学期科研工作会议暨市、区级课题交流会。
全程参加这次会议,不仅被三位幼儿园教师的精彩主题发言深深打动,更难忘分组交流中,每位科研组长的畅所欲言。当每个组推举出来的发言人,带着大家讨论痕迹的海报上台交流时,各种智慧的碰撞,各种生动的图示,让我感受到幼教科研人的敬业和开放。活动结束环节,傅敏敏老师非常精到的五分钟思维导图式总结,堪称经典,把在讨论中逐步汇聚的种种困惑,以“四两拨千斤”的技巧悄然化解开。活动延续到了4点多,老师们却都忘记了时间,沉浸其中没有察觉。

当幼儿教师拥有了实证研究的视野和技能,我们的幼教科研一定会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
镜头五:有分有合,精准服务——小记第四教育署两场中学科研活动
第四教育署的中学科研工作会议设计与其他小伙伴都略有不同,体现了有分有合的思路。其中,科研工作会议和课题交流会是分开进行的,但科研工作会议又整合进了青年科研骨干班结业学员的汇报交流,这就使得参加两场活动的人员和参会目的更加聚焦和明确。9月28日上午的科研工作会议,出席人员多,以科研主任为主,其中青年科研骨干班结业学员的汇报,虽然只选取了几名优秀学员做代表,但让各位科研主任明确地意识到,培养优秀科研骨干,是他们的重要职责,也为新一轮青年科研骨干班的招生奠定了良好基础。
10月11日上午,则重点放在课题交流,出席人员均为承担了区级以上课题的负责人、核心成员。首先,分管科研员郑新华老师介绍了课题交流会的目的,即帮助课题主持人回顾与反思课题的实施情况,同时各课题之间进行分享与学习。接下来,各课题负责人用八分钟的时间分享了各自的研究进展与成果以及下阶段的计划等主要内容。最后,郑老师按立项年度提出了分层分期的科研管理要求:2015年立项的课题需要重点关注研究成果的提炼与总结,并认真思考成果的呈现形式;2016年立项课题则要聚焦即将开始的中期检查,深入推进课题的实施。他希望无论是个人课题还是学校课题,都要按照研究方案设计中主要研究内容与实施进度,进行对照检查,最终保障结题工作的顺利圆满。

(供稿:学校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