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育人方式,提升课程领导力
浦东新区中学美术/艺术学科教研活动
发布人:俞大海
发布日期:2022-02-27
浏览量:4848
2月22日下午,浦东新区中学美术、艺术学科开展“转变育人方式,提升课程领导力”主题教研,会议由浦东新区初中美术教研员沈学文老师主持。
工作安排明方向
沈老师表示本学期将继续落实美术学科“立足单元视野转变教与学方式”和艺术学科“围绕核心素养设计单元教学引导深度学习”常规教研活动。通过基于大单元教学的情境创设、问题链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深度学习。另外,沈老师介绍了本学期市区级重要的教研活动和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区内选拔的基本流程及要求。

交流分享共学习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特色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推进育人方式的变革。上海市东林中学的季英老师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开发《初中版画主题性创作》课程。引导学生借助版画语言进行主题性创作,探索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版画主题性创作教学的有效路径,实现文化传承和文化浸润,彰显美术学科育人价值。
古汉字是华夏文明之源,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的徐奕老师基于学校书法教育特色,开展《古字趣画》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徐老师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从单个古汉字到多个古汉字组合的创意表现,从平面到立体,架构了不同难易梯度的课程内容。以学生为本,架构课程内容;以国家教材为根,寻找教学切入点;以古字形意之美,引导深度学习;以校园文化建设,激发课程活力;以美术作品集,提升评价有效性。《古字趣画》课程的开发让学生走进中华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专题讲座促提升
文化是驱动民族持续发展和创新的灵魂,美术教研员瞿剑宛老师作《致敬“经典” 深化学科“文化自信”教育》讲座。瞿老师基于央视春晚《只此青绿》大型舞蹈诗剧,创作了《青绿》系列作品,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过程。为了进一步深化“为生活而艺术”的教育理念,瞿老师还探究了《只此青绿》衍生文创产品,让中华经典走进生活,滋养美好心灵,用画笔传播中华文化之美,践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结语
“双减背景”下,深化艺术教育改革,推进美育教育,一线教师要充分挖掘美育教育资源,探索美育活动新方法,探寻美育课程开发新思路,转变育人方式,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向课程的开发者。
供稿:浦东教发院 沈学文
民办新竹园中学 于宛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