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6日下午,在小学数学教研员沈睿贇的组织下,以“基于课标立足单元 丰富体验发展素养”为主题的浦东新区数学四年级区级教研活动在浦师附小锦绣校区闻道堂顺利举行。活动先由浦师附小的两位青年教师崔静雅老师和钟语萌老师分别执教《平行①》和《平行②》,浦东新区各校部分四年级数学教师现场观摩了这两堂课,再是互动交流。


精心准备 共研磨课
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浦东新区数学教研员沈睿贇老师先后两次莅临指导,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指点,帮助两位青年教师打磨细节,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在校领导的关心鼓励,组内老师们的共同研课磨课下,崔静雅老师和钟语萌老师聚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绽放出教研的火花。
聚焦课堂 精彩纷呈
首先,由东城校区的崔静雅老师执教《平行》的第一课时,崔老师基于课标立足单元,精心设计了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在经历画一画、说一说、折一折等学习活动中,丰富了体验,深刻感知了平行的概念。


在复习旧知环节,崔老师设计画出同一条直线的两条垂线,并引导学生说出直线a和直线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为今天学习“平行”做好了铺垫。在探究新知环节,崔老师引导学生主动找出城区地图中两条路垂直于同一条路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怎么样的两条路是互相平行的?并请学生自学课本上的重点,学生在自主圈一圈,划一划的活动中掌握了新知。紧接着,学生利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出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在巩固环节,崔老师更是精心设计了富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深化对平行这一概念的理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条理清晰。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在多样的自主探究活动中,不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接着,锦绣校区的钟语萌老师带来《平行》的第二课时——画平行线,学生在深入理解平行的定义后,通过“画”这一行为来感知平行、感知第三条直线在两条平行线之间起到的作用。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怎么样的两条线是互相平行的。在这一知识基础上,本节课的新授部分通过连续的、层层递进的四个画平行线的学生活动,旨在让学生经历猜想、推理、对比、想象的过程,从而学会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并深化理解平行的概念。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习得方法、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巩固练习部分通过三组画平行线的练习,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与特殊图形联系起来。最后通过“工匠画平行线”的生活小知识,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固化知识,同时也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钟老师的课堂立足单元,设计丰富的体验活动,学生在自主习得新知的同时,发展了核心素养。另外,钟老师利用实时拍照的方法,快速呈现课堂生成资源,这些宝贵的学生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也体现了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呈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展示了灵动的数学课堂。
互动交流 优化提升
最后,由教研员沈睿贇老师围绕这两堂课进行交流,首先充分肯定了两位青年教师能够通过课堂的生成捕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展现了精彩灵动的数学课堂。
接着围绕“立足单元、丰富体验、发展素养”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两堂课教学设计的侧重点。

一是“立足单元”。《平行》的第一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画两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垂线,引导学生聚焦对图形的感知,初步建立“平行”的表象,帮助学生认识平行。这两堂课的操作活动和练习设计也为后续的图形认识进行了铺垫。
二是“丰富体验”。第一堂课主要围绕“初步建立平行的表象”展开,学生通过画垂线、观察城区地图和长方形认识平行,并通过动手操作,折出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学生基于已有的“折直角”的经验,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深化对“平行”概念的理解。
三是“发展素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丰富的学习体验发展空间观念,此外,在教学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后继知识的学习,为后续基本图形的认识做好铺垫。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通过本次区级教研活动,两位执教老师在各方的悉心指导下,提升了教学设计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丰富了教学经验,同时也给了许多数学教师在专业成长之路上的方向指引与经验借鉴,希望我们的老师们继续探索与突破。
供稿:浦师附小 马哲敏
教学研究指导部 沈睿贇
审核:陈久华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