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浦东新区八年级数学教研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激活素养表现”研讨活动在建平实验张江中学举行。本次教研聚焦探究性专题课的设计与实施,活动由初中数学教研员曾文洁老师主持,区中心组和周边学校的八年级数学教师线下参会,其他数学教师线上参会。

问题为链探数形,思维进阶有路径
在“双新”背景下,如何立足单元提升初中数学专题课的深度与效度,让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在课堂中落地生根。《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等腰三角形问题的探究》与《利用数形结合探究一次函数图像的翻折》两节专题探究课通过“问题导出单”锚定探究路径进行了实践探索。
建平实验张江中学祁卫杰老师执教《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等腰三角形问题的探究》一课,教师通过同一情境下,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带领学生展开探索。等腰三角形中不确定的元素使得问题探究尽显分层分类推进的乐趣,从静态的图形研究到动态图形运动的探究,学生乐于操作,积极表达、层层推理。学生感受探究的乐趣,思维推进的进阶,创新问题提出的喜悦,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进才中学北校的杨璐老师《利用数形结合探究一次函数图像的翻折》一课研究从平面内线段的翻折入手,得到图形特征的等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当图形的背景变成坐标系时,有了更多从“数”刻画“形”的视角。学生经历线段所在直线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或倾斜直线翻折探究,归纳得到直线翻折问题转化为关键点的翻折。当探究问题变为已知翻折前后的直线解析式求它们的对称轴的解析式,学生仍能借助不同的数形结合方式将原问题转化,多种方法求解,展现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叩问作匙解课堂,问题导出显匠心
课后,两位授课教师围绕以问题链设计驱动探究性专题课的设计与实践展开深度分享。
祁卫杰老师的微讲座《探究性专题课的设计与实践——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等腰三角形问题的探究”为例》分享了执教课的设计思路,问题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效果。本节课以问题导出单为引领,将几何图形和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的内容做整合,针对学生认知基础搭建从平面内等腰三角形顶点位置的确定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三角形点的位置确定的层级式问题链;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用所学过的等腰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轨迹等知识来解决问题,打通知识之间融合的通道。课上,学生创新提出的问题是课堂探究活动的产物。探究性专题的设计打破知识壁垒,建立有效思维上升通道,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

杨璐老师的微讲座《探究性专题课的设计与实践——以“利用数形结合探究一次函数图像的翻折”为例》分享了执教课的设计思路,问题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效果。本节课以问题导出单为引领,将几何图形和函数单元的内容做整合,针对学生认知基础搭建从平面内图形的翻折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翻折的层级式问题链;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用所学过的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等知识来解决问题,打通知识之间的关联。教学设计中还采用了学生在问题导出单中提出的问题“如何逆向求两条直线的对称轴”进一步激发更多学生的思考和提出等高阶问题。实践表明,探究性专题中的阶梯式问题链和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进阶,实现了从解题能力到创新思维的素养跃升。
与会的老师们在观摩了两节课和聆听了两位老师的微讲座后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两节课耳目一新,精彩纷呈。为老师们的探究性专题课的设计与实施打开了新的思路和借鉴范例。通过教研团队打造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区域分享的课堂教学资源,为教师们进行本校化实践探索提供保障。

路径融合构体系,素养导向明方向
区中心组成员进才南校的王元友老师点评《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等腰三角形问题的探究》。王老师认为祁老师的课例以知识整合为核心,通过问题链驱动,结合几何(交轨法、尺规作图)与代数(解析法、方程建模)双路径,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以“两定一动”模型为载体,分析动点轨迹及直线平移对解的影响,注重分类讨论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强调思维可视化,通过典型例题训练学生语言转译与综合应用能力。凸显知识点关联,构建知识体系,促进认知结构化,助推核心素养的落地。
区中心组成员进才北校的潘杰老师点评《利用数形结合探究一次函数图像的翻折》。潘杰老师认为课的亮点十足!整节课精准定位素养目标,以数形结合为主线,问题链设计层层递进,激活学生思维。课堂中教师关注学生主体活动,数形结合思想贯穿始终,从直观图像到代数表达式,引导学生在不同数学语言间转换。课堂评价穿插各环节,增强学习互动。这些思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启发,助力在翻折变换中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于问题驱动下发展思维能力,值得借鉴!

教研员曾文洁老师指出,本次聚焦探究性专题课的设计与实施研讨,它打破了知识点的梳理复习加习题训练的模式,它需要教师将不同单元、不同知识点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既要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对教师和教研团队的学科知识储备和教学设计能力要求很高。问题导出单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既要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够解决。探究性专题课需要教师的钻研在前,设计和实施探究性专题课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数学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能力,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曾老师就日常听课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教学基本规范要求。
以问促学深教研,素养落地共前行
本次教研活动以“问题”为桥梁,连接了课堂实践与教学研究。凸显“设计——实践——反思——理论升华”的教研,既展现一线教师课堂创新的鲜活经验,又通过教研的专业引领明晰问题导向与素养培养的教学路径,为区域数学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范本。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曾文洁
进才北校 潘 杰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