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提升青年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学习他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推动教育教学实践创新,4月24日,浦东新区第二十九期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走进浦东新区民办惠立学校,开展了为期一日、充实且极具意义的交流研讨活动。
【集中培训】前沿科研方法讲座
作为青年科研班的集中培训,教育科研指导部的吴诗沁老师为青年班学员带来了《教育设计研究》专题讲座。吴老师从教育设计研究的名与实切入,介绍了该方法论的起源与界定,在阐述教育设计研究的核心内涵时,吴老师巧用创新烹饪原理作类比,生动诠释其创造新理论、教育产品与实践的目标。她还引入科学研究象限模式,结合具体实例,引导教师深入思考自身科研定位,强调中小学教师追求理论成果对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专业成长的关键作用。讲座中,吴老师深入剖析教育设计研究的实践与理论双重效益、设计原则生成机制、干预性与迭代性特征,通过多个研究流程案例,将晦涩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知识。
小组讨论中,学员们各抒己见,有的将教育设计研究比作搭建稳固的教学脚手架,有的则认为其似持续优化的教学旅程……在思维碰撞中,教师们对教育设计研究的理解更为深刻,科研视野得以显著拓宽。
【课堂创新】微讲座+展示,让思维“发声”
民办惠立学校小学部副校长谢瑾老师为学员们带来了微讲座“让思维‘发声’——探究式课堂中的表达训练与思维进阶”。惠立学校在积极落实“双新”的实践中,积极探索表达训练与思维发展的共生机制。谢老师强调表达训练应围绕广泛的表达目的展开,通过设置多元表达角色、搭建切实的语言支架,形成系统的语言表达培养路径。与此同时,结合“问题链”设计逐层深入的探究任务,在真实语境中完成从思维酝酿到精准输出的转化。
为了更好地感悟让思维“发声”的教育理念,惠立学校为培训班学员开放了四节教学活动:音乐《音符的魅力》;数学《垂直》;美术《传承与发展在创意艺术中的关系》;戏剧《表情符号》。
美术活动中,围绕 “传承与发展” 主题,培训班学员深切体会到知识传承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授课教师巧妙提问:“这幅名画给你带来何种独特感受?” 鼓励学生大胆分享对画作的见解。从学生充满创意的回答中,培训班学员认识到挖掘学生思维潜能的重要性。创作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借鉴世界名画创新,学生们自信挥动画笔,有的重新调配名画色彩,有的大胆革新构图,创作成果充分展现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令观摩教师印象深刻。美术课的“名画再创作”让我们意识到,传承不是模仿,而是引导学生与经典对话后生成新表达。

戏剧活动的课堂上,学生们自由交流、尽情展现个性,教师适时给予针对性点评,比如在学生表演衔接不畅时,巧妙引导其思考改进方法,营造出尊重、民主的课堂氛围。值得关注的是,外教展示的传统工作笔记,详细记录了学生各阶段的过程性表现,如创意亮点、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思路等。这些记录为指导学生学习、向家长反馈提供了详实依据,充分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也让教师们对以学定教理念有了更透彻的领悟。

【研讨分享】化“见闻”为“思考”,预约有效实践
课堂观摩活动结束后,培训班学员开展了研讨,分享在教学评价、课程设计、课堂氛围等方面的见闻与思考。过程性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长周期课程规划,音乐课堂的浓厚艺术氛围,数学课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本质的独特的教学设计,学校教研团队在平衡教学进度与深度教学、巧妙融入语言训练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有效实践,都让培训班学员受益匪浅。
此次交流研讨一日营活动,堪称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盛会,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拓宽了学员的教学视野,收获了丰富实用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理念。学员们纷纷表示,将在今后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所学,持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助力自身实现专业成长的新突破。

感谢惠立学校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
活动结束后,培训班学员与惠立学校领导合影留念。
供稿:教育科研指导部 赵明艳
青年科研班中学1组
审核:王丽琴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