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校史”学“四史”,赓续初心担使命
青年协会开展五四青年节纪念活动
发布人:党办
发布日期:2021-04-28
浏览量:4612
2021年4月25日下午,在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周宁医的带领下,青年协会全体老师来到观澜小学、黄炎培故居等,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五四青年节主题纪念活动。
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活动第一站来到百年老校—观澜小学。走进校园,亭台楼阁,书香气息扑面而来。在校史陈列馆敬业堂,青年教师近距离感受到观澜小学百年的风雨沧桑。1834年,名士何士祁创办观澜书院, 1903年黄炎培先生改造书院,创导“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力倡新学,之后历任校长传承理念、兴学育英、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代代名师乐教敬业、无私奉献,质朴乐群传承教育文化;历届学子勤朴互助、求真致用服务国家社会。一部校史更是一部浓缩的“四史”,一所观澜小学,映射了浦东教育的近代史。


与校门一墙之隔的便是川沙古城墙。川沙起初并没有城墙,因倭寇侵扰猖獗,为抵御入侵,明嘉靖三十六年7月,在热血绅士太学生齐镗的组织带领下,川沙百姓自发上阵,仅用了三个月时间修筑建成了一座坚固城堡,经历风雨沧桑,现尚存东南一角,仍气势巍峨,见证着广大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奋斗,顽强抵御外侮,成功地击退倭寇的光辉历史。

出城墙,沿百年川沙老街缓缓而行。一路看到川沙抚民厅、宋庆龄文化展示馆、地下交通站旧址、御倭功赐牌楼等等,每一处红色文化遗址,都是峥嵘岁月的见证。
穿过老街来到江南名宅内史第,也是黄炎培故居、宋氏家族居住纪念地。在内史第里,我们听着讲解员介绍川沙的历史以及从内史第里走出的名人。在“内史第”出生的名人,有碑帖学家、书画鉴赏家、文物图书收藏家沈树镛,中国毛巾业先驱沈毓庆,新中国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黄炎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及其弟、妹宋子文、宋美龄等。此外,黄炎培次子、民主战士黄竞武烈士,堂侄、著名音乐家黄自也在此出生,还有全国政协常委黄大能、著名学者胡适等近代名人在此居住。可见,内史第不是一般的官宦宅第,而是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的一幢建筑。

意犹未尽中,我们结束了本次浦东教育红色文脉探寻之旅。在本次五四主题活动中,青年教师通过认真听讲解、观看实物资料、参观历史古迹,感受到的不仅是一段深厚的古镇历史,更是一部浓缩的“党史”。透过“校史”“古镇史”,学习“党史”,进一步了解了浦东地区丰厚的教育史,感悟初心,坚定信仰,永远跟党走。

(供稿:阮叶青/文|曹杨璐 钟丽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