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浦东新区第十二届教学展示周小学自然学科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在明珠临港小学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以问题引领探究,促进素养培育”。活动由浦东新区自然教研员盛桂兴老师主持,活动邀请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小学自然教研员、特级教师赵伟新老师担任嘉宾并点评,浦东新区自然学科中心组、骨干组成员、浦东新区自然青年研修小组、浦东各校自然教研组长与自然教师共381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新课标为背景,积极探索用问题引领学生的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经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全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活动分为教学观摩、微讲座、专家点评三个环节。
一、教学展示
首先,明珠临港小学颜张圆老师和顾雨琦老师围绕主题进行了教学展示。
颜张圆老师执教了三年级自然课《奇妙的壳》一课。颜老师以“为什么建筑物要模仿蛋壳?”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系列探究:通过观察发现鸡蛋壳有易碎、较轻、较薄的特点,利用“脚踩鸡蛋”感受蛋壳的神奇本领,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最终通过实验探究发现了蛋壳的神奇之处,认识了薄壳结构,知道了为什么建筑物要模仿蛋壳。本课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注重引导学生探究生物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带领学生感受自然界生物的神奇本领,初步了解仿生学。
顾雨琦老师执教了四年级《声音的传播》一课,围绕核心问题“声音是依靠什么传播的?”展开教学。顾老师首先利用乐器演奏激发学生产生“声音是依靠什么传播到耳朵中的?”的疑问,通过游戏、实验等活动,逐步揭开疑问,发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本课教师围绕探究的问题为学生准备了各种有结构的、有层次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并设计实验,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通过搭建起探究平台,给予学生更多地探究广度和深度。
二、微讲座
浦东新区自然青年新秀沈沁濛老师分享交流了《问题探究下的自然探究课堂》的微报告。结合这两堂课,沈老师从核心问题、自主学习、自然探究课堂和探究性评价四个部分做了分析和介绍。通过核心问题及其衍生的子问题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认知、升华理解。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探究平台,适时放手,让学生在探究平台上不断学习,“野心勃勃”地在问题探究中自主汲取营养。自然探究课堂同时注重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或者主动汲取额外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才会大大提高,并逐渐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堂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瓶,教师可以是知识的“生产者”,也可以是知识的“消费者”;学生是知识的“消费者”,更是知识的“分解者”,最终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也能达到知识的“生产者”。只有师生更互动、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合作、勤于创新,生态瓶才会更和谐。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各方面的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更好地培养。
主持人盛老师指出,明珠临港小学自然教研组利用校级课题《大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探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究》,结合自然学科的特点和要求,以问题引领,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提出探究课堂的四“有”,即:有错误、有详略、有展示、有延伸,将自然课堂比喻成生态瓶,是非常好的借鉴和启发。
三、专家点评
最后,由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小学自然教研员、特级教师赵伟新老师作了点评指导。赵老师肯定了明珠临港小学自然教研组的成果。在盛老师以及区自然中心组的带领下,能体现科学美,彰显个性,体现不凡。自然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增强了师生互动,学生的发展。以“三问三动”:问为起点,驱动探究;问得其所,引发互动;问有所效,塑造学生主动学习,贯穿教学中。最后赵老师对上课老师提出了建议:核心问题的设计可以在单元视角或更大的视角下创设。
赵老师指出,第十二届浦东新区教学展示周自然学科专场以“聚焦‘双新’,建设‘智慧共生’”为主题,以问题引发探究,促进素养培育,引发育人方式变革,教学方式变革。自然学科的问题探究,巩固了学生主体地位,发展了学生,发展了教师自身,师生达到了“共生”的关系,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更有帮助。浦东新区自然教研组的展示成果,为自然学科提供了鲜活的经验。结合“双新”,自然课堂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智慧共生”的课堂变得更加有效。
面对“双新”带来的新挑战,新变化,我们将继续凝心聚力、主动求变、扎实探索,不断前进,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供稿:明珠临港小学 沈沁濛
浦东教发院 盛桂兴
审核:陈久华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