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下午,第十二届浦东教学展示周初中信息科技学科专场展示活动在Classin平台上举行。展示主题为“聚焦问题解决 重构学习过程”,以上海市康城学校康佳丽老师和上海市澧溪中学孙沁老师的项目化学习与实施进行展示与交流,邀请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实验学校副校长陈兴冶老师作为点评专家。
环节一:专题汇报
康城学校的康佳丽老师结合公开课《会听会说的智能家居》,以《学习信息科技新课标探索人工智能教学》为题详细说明了整个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康老师结合新课标中的人工智能学习要求,将Kittenblock软件与人工智能融合,设计了以“智能家居”为主题的项目。学生以帮助老年人解决“晚上摸黑找开关”等真实的问题为主线进行项目实践,通过学习支架自己动手设计方案并利用编程合作解决,在走近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形成了用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此次人工智能项目化教学尝试体现了真实性、过程性和育人性的特点,也为探索人工智能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考。
澧溪中学孙沁老师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确立项目目标;依托learnsite教学平台,开展《我是图书采购员》项目实施,从“项目情况概述”“项目设计思路”“具体课例实施”“项目总结思考”四个部分作了题为《从项目活动实践出发 研习新课标》的专题汇报。孙老师通过“活动融合知识点”“脚手架支持学习任务”“跨学科推进学科整合”的方式,以“明确核心概念——突出学科方法——关注工具应用——促成素养落地”的流程,开展布置班级图书角的项目活动,学生经历“创建班级书单——收集书籍价格表——统计购买数量”等环节,掌握利用信息技术“按需处理数据为我所用”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问题解决与知识迁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
环节二:交流互动
进才中学北校吴俊丽老师与康佳丽老师展开了对话交流,吴老师针对这节课的实施过程和后续课程设计提出了几点疑问,康老师从单元设计,学生学情和学生主体性等方面详解了其课程设计理念。吴老师提到,这节课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用图形化编程去模拟生活场景,一方面更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概念、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搭建程序也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思维,助老主题也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在对人工智能的教学探索中,吴老师也尝试过通过解析人工智能算法,让学生理解其概念。但对于六年级学段的学生,人工智能的学习重点不是剖析复杂的算法,而是要落实新课标中提到的人工智能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渗透育人价值。
上海市实验学校的陆伶俐老师与孙沁老师开展了对话交流。陆老师从“学生学习如何评价”、“探究活动中的任务条件如何设置”等方面与孙老师进行了深入对话。孙老师表示,学生购书方案可以是多样的,学生能使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才是关键;陆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探究活动研讨、购书方案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看法,希望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探究,能充分思考表达。
环节三:骨干教师评议
区骨干教师、中心组成员洋泾东校吴嘉瑕老师对康老师的《会听会说的智能家居》做了点评。通过智能家居的助老功能设计,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项目活动中同学借助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和成果交流,都很好地落实课标“做中学”、“用中学”,凸显学生主体性的要求。人工智能在六年级信息科技课堂开设,着眼点在于体验和认识身边的人工智能,通过项目化活动的开展,尝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在目前没有硬件支持的条件下,康老师的课是一次良好的探索。期待随着课标的执行,后续有硬件设备带给学生更加真实的体验。这也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区学科带头人、中心组成员上海市浦兴中学杨伟俊老师结合项目化学习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点评。首先,开展项目化教学,一定要厘清项目问题的来龙去脉,即“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的问题。他肯定了两位老师的项目学习从学校和家庭生活中来的做法,同时这两个项目也确立了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并把怎样解决该核心问题贯穿始终。接着,他建议将核心问题细化为子问题后,教师可以用表格等形式和学生一起梳理出解决该子问题所需的信息工具、策略、教学方法等,使学生系统、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最后,杨老师就“情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问题链的设计”这一话题,以孙老师的课堂问题设计为例,作出了问题链要“由浅入深,自然衔接;紧扣主题,收放适度;精准提问,照顾全体;源于学生,终于学生”的分析和归纳。
环节四:专家点评
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实验学校副校长陈兴冶老师作为点评专家参与本次教学展示活动。陈老师认为,本次活动紧紧围绕了“聚焦问题解决,重构学习过程”这一主题,活动形式丰富;两位教师在项目化学习中关注了新课标中的“素养导向、学科实践、综合学习、因材施教”,教学设计完整详细,项目活动紧扣项目目标,学习支架丰富多样。同时,陈老师就新课标的落地,从教材内容的加工、学习过程的重构、真实问题的引入、个性化差异化教学的实施、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的转化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通过项目学习等载体研究学科本位内容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的探究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次教学展示周活动有理论、有实践、有思考,充分发挥了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的示范与辐射作用,课堂教学展示与专家的点评不仅为老师们扩宽了思路,也让老师们收获了更多的启发;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期望老师们能积极提升项目化与跨学科学习的意识,以问题引领深化学习思维;用评价工具提供学习支架;以活动设计关注学习经历,引导学生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供稿:浦东教发院 瞿振芳
审核:姚霞 徐颖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