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落地,浦东新区六七年级数学教研以课堂为抓手,坚持素养导向,以问题为切入点开展课堂教学研究。3月12日下午,以“聚焦数学核心素养,激活核心素养表现”为主题的浦东新区初中数学六、七年级教研活动在洋泾菊园实验学校开展。活动由初中数学教研员曾文洁老师主持,陆家嘴学区、洋泾教育集团内初中学校数学教师或五年内新任教师线下参会,其余六、七年级数学教师线上参会。本次活动有幸得到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数学教育研究所汪晓勤教授、邹佳晨老师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简称HPM)研究团队的鼎力支持。
课堂教学研文化
洋泾菊园实验学校肖婉秋老师执教六年级《6.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①》一课,教师创设猜年龄的问题情景引入本课,激发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探索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天平平衡的实验探究等式性质求解方程。学生亲身体验后再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历史,感悟古人的智慧,学生兴趣浓厚。课的尾声以丢番图墓志铭的故事首尾呼应,再次将猜年龄问题推向高潮。
洋泾菊园实验学校司睿老师执教七年级《13.4平行线的判定①》一课。课前问题导出单中,学生自主探究平行线的画法;课上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抽象出平行线的概念,进一步探究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学生看到自己的画法与古人的方法既有相似又有创新之处,倍感自豪。以花坛、墙砖、门框等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平行线作用的探究。从数学史体会平行线判定的发展历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也将学生对平行的作用的讨论引向高潮,增强学生数学自信。
教学研讨探素养
上课教师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反馈等方面对自己的执教课进行了说课,并结合教学设计改进的不同版本所带来的变化做分析,为教师们提供了备课研讨的素材。
评课环节,建平中学西校陆思捷老师认为两位老师从生活引入,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天平情景,关注了学科实验和数学本质;课前探索,为学生创设了充分探索空间。洋泾菊园屠彦林老师认为,数学史的引入让课堂更鲜活,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张力,引领学生走数学家的路,体悟数学家的思维过程。中心组成员建平实验中学秦莉老师认为,两节课都完美地融入了数学史,孩子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方法,更多的是思维的灵活、多样性和能力的提升,点燃了学生思维的活力。华东师范大学HPM团队的研究生代表也发表了参加本次活动的丰富感受。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邹佳晨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并介绍了数学史应用的六个价值:呈现知识之谐,展示方法之美,营造探究之乐,揭示文化之魅,提供能力之柱,彰显德育之效。教研员曾文洁老师认为两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示范性和可复制性。课前问题导出单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起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学生乐于投入发现问题,积极深入参与课堂讨论,学生生动有趣的思辨让在场的师生畅享在愉悦的课堂中。以数学文化浸润课堂,用问题引领的课堂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可外显的核心素养表现。
专题讲座促思考
上海中学东校韩岳芳老师根据《第十二章实数》的作用反馈,做了题为《用数据改进作业效果——以“第十二章实数”为例》的微讲座,结合新课标中目标行为动词的分类,对本章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以学生典型错题分析为基础,从数据中看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优化作业设计从而实现教学的提质增效。
曾文洁老师在微讲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从单元的界定、单元规划原则、单元规划分类、单元规划建议流程图四个方面诠释了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在此基础上以《一元二次方程》单元知识结构图的优化实例解读了如何聚焦核心素养表现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图,在教学中逐层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资源共享共成长
本次活动还在六七年级数学合群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备课视频、文本资源。
根据七年级教学进度提供了进才北校卞爱迪老师执教的七年级《12.7分数指数幂①》一课。本节课以如何突破分数指数幂的引入,如何将方根转化为幂的形式的难点展开研讨,从数学推理的角度理解幂与方根的联系。带领学生了解分数指数幂的符号表示所经历的三百余年的完善过程,激发学生在数学文化中探究的乐趣。
为六年级教学提供了往期区域资源:如上海市历城中学刘陶老师视频课《6.5不等式及其性质①》、上海市进才森兰实验中学张志豪老师的视频课《6.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①》,作为备课研讨素材,供教师们研究、更新迭代产出新的教学研究成果。
论文交流促反思
浦兴中学喻悦老师将教学实践转化为科研成果,做了题为《基于培养学生“四能”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正多边形与圆”为例》的论文交流。
反思小结共育人
双新理念的落地、落实需要区域每一位教师精心研磨每一堂课,用文化浸润心灵,用问题促进学生思考,让每一位学生会观察、会思考、会表达。实现数学学科育人,成就师生共同成长。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曾文洁
建平实验中学 秦莉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