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等大模型与智能体的广泛应用,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为进一步推动DeepSeek等大模型与智能体在浦东新区各中小学校的探索与实践应用,教育信息技术部组织开展浦东新区中小学教师应用DeepSeek等大模型赋能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第三期)。
2025年5月20日,第三期第三场培训活动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万科实验小学开展。本场培训分设《DeepSeek等大模型应用班》和《智能体专题研修班》两个平行班级,每个班级均同步安排上下午两个场次。来自浦东新区各中小幼共150余名教师参与培训。
DeepSeek等大模型应用班
在《DeepSeek等大模型应用班》中,刘惠琴老师基于教师开展项目化教学的常见困难和需求,分享了AI 大模型工具如何赋能PBL教学设计,以及PBL中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

阮青芳老师基于作业设计的需求,介绍了三种利用AI大模型辅助作业设计的策略:基于提示词生成作业、基于上传的资料生成作业和构建智能体生成作业。
曹燕华老师分享了AI大模型助力过程评价的三大切入点:利用AI大模型辅助量表量规设计、利用AI大模型辅助作业评价以及利用AI大模型辅助评价数据分析。

刘冠群老师详细介绍了AI大模型在数据表的处理与分析等方面的巨大优势,通过现场实操活动让老师们亲身体验了AI大模型在学生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高效与便捷。
智能体专题研修班
在《智能体专题研修班》中,李盈老师基于智谱清言平台的功能特点,以“小学语文作文智能批改助手”为例,详细分享了通过设定描述与使用知识库搭建智能体的具体方法。

李晓晓老师首先梳理了面向问题解决的教学智能体的核心组成和设计要点。接着从人设与回复逻辑、插件、知识库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搭建“跨学科项目设计师”的具体步骤。

王浩老师分析了智能体辅助信息科技学科作业批改的作用和价值,并以扣子平台为例,介绍了调整思考模型、添加知识库和插件、创建数据库的方法与过程。

本期培训不仅包含理论指引,也有实践操作,更注重AI大模型和智能体如何深度融合于实际教育教学过程。培训内容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多个环节,涉及教学资源制作、习题设计与批改、课堂互动工具制作、教师研修、核心素养导向教学等多重教学应用场景,以帮助参训教师提升AI大模型与智能体应用能力。
未来,教育信息技术部将继续关注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深化AI大模型和智能体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为一线教师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推动浦东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
供稿:教育信息技术部 刘冠群 王浩 曹杨璐
审核:谢忠新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