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基于“美德故事课程”模式下大班幼儿辩论活动的实践研究》《基于“美德故事课程”模式下幼儿舞台剧活动建构的实践研究》等区级推广课题的实施,深入探索方竹幼儿园“美德故事课程”成果推广应用的实施路径与创新实践,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6月25日上午,浦东新区“美德故事课程”推广课题阶段成果交流活动在方竹幼儿园沪城部举行。教育科研指导部科研员吕萍老师、傅敏敏老师,“美德故事课程”成果持有方负责人、方竹幼儿园园长杨余香,成果应用方负责人潮和幼儿园园长高萍、小浪花幼儿园园长戴琳、鹏飞幼儿园园长邱丽霞,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园长代表、金童教育集团园长代表、周边姐妹园园长、“传美”推共体教师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美德故事课程的推广与实践之路。

活动伊始,杨余香园长做热情洋溢的致辞,她介绍了“传美”推共体形成的背景。作为成果持有方,她衷心感谢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对推广课题的支持和指导,对推共体成员校及教师收获的阶段成果表示肯定,也对后续深入践行创新路径,共同推进“美德故事课程”研究提出展望。

【集体教学展示】故事育德 童“馨”演绎
方竹幼儿园严幸佳教师、听潮幼儿园蒋晓晨教师、方竹幼儿园杨余香园长分别执教集体教学活动:小班社会活动《小乌鸦爱妈妈》、大班语言活动《愚公移山》、小班阅读活动《鲤鱼跳龙门》,为与会者呈现了精彩的美德教育课堂实践。
严幸佳老师带来的《小乌鸦爱妈妈》是一场关于爱与感恩的细腻演绎。活动伊始,手偶乌鸦妈妈那句“我要当妈妈了!”的欢呼,瞬间点亮了孩子们好奇又兴奋的眼神。孩子们跟随故事的节奏,时而为乌鸦妈妈捉虫喂食的辛劳动容,时而为小乌鸦拒绝玩耍、一心照料年迈妈妈的反哺之情鼓掌。当被问及“你想为妈妈做点什么?”时,孩子们有的比画着稚嫩的小手说要给妈妈捶背,有的奶声奶气地喊出“妈妈我爱你”,将对妈妈的感恩之心化作简单却真挚的言行,现场流淌着温暖与感动,为孩子们的心灵埋下爱与感恩的种子。

蒋晓晨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紧扣经典故事,为大班幼儿搭建起思考与探索的舞台。课堂上,孩子们围绕愚公移山的动机、过程以及成功背后的关键因素展开热烈讨论。“愚公为什么不直接搬家呢?”“大家为什么要帮愚公挖山?”对话间,孩子们辩证思维的火花四溅,从不同角度剖析故事内涵,深入体会愚公面对巍峨高山时的执着信念与恒心毅力,以及团队协作汇聚成的强大力量。在自由表征环节,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出自己心中的愚公形象,那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作,尽显对“愚公精神”的独特理解,让传统美德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在《鲤鱼跳龙门》的活动中,孩子们随着杨余香园长生动的讲述,化身一条条充满活力的小鲤鱼,沉浸于绘本故事的奇妙世界。教学活动巧妙地将动作体验与情感激励相结合,孩子们在模仿鲤鱼游动、跳跃等动作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协调性,更在一次次“跳跃挑战”的游戏中,深切感受到红鲤鱼面对高耸龙门不退缩、历经挫折不放弃的坚韧精神。孩子们相互加油打气,现场气氛热情高涨,坚毅的“小鲤鱼们”在欢声笑语中领悟到坚持的力量,为他们的成长之路铭刻下勇敢与坚韧的印记。

【案例分享】多维路径 思行育德
方竹幼儿园陈英老师以《凿壁借光》集体教学为例分享《思辨育德 问题生慧》,生动展示了思辨育德的独特魅力。课堂上,孩子们围绕匡衡凿壁借光的行为展开激烈辩论,“匡衡破坏了邻居的墙壁是否正确?”“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让匡衡读上书?”一个个尖锐的问题引发孩子们深入思考。在辩论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更在探讨中明晰了规则意识与道德界限,将“勤奋”“规则”等抽象美德转化为具体的认知与理解,实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为美德教育注入思辨活力。

方竹幼儿园顾天宁老师以绘本《三个和尚》为载体分享《故事育德,家园同行》,详细阐述了家园合作的创新模式。亲子共读打卡活动让家长成为幼儿阅读路上的同行者,共同探索故事背后的美德内涵;家长沙龙则赋能家长深度互动技巧,提升亲子沟通质量。通过班级值日生2.0、家庭美德任务卡等活动,将合作理念融入幼儿日常生活,让家园携手,助力幼儿在故事浸润中成长为具有合作意识与责任感的小公民,构建起家园共育的美德教育生态。

方竹幼儿园许惠芳老师分享了大班《大禹治水》活动的生成与实施。许老师从幼儿对绘本的好奇起步,借助自主阅读、集体阅读、延伸活动等环节,深度挖掘故事背后的奉献、坚持等美德内涵。幼儿在探究治水原理、设计治水方案、排练表演节目等实践里,仿佛化身现代 “小大禹”,将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活动过程亮点纷呈,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听潮幼儿园江方正老师分享了基于《木兰从军》的辩论活动实践。江老师详细讲解了如何依托绘本投放、问题引导等策略,激发幼儿思辨兴趣,生成关键辩题。在辩论现场,幼儿观点碰撞激烈,从多角度剖析木兰从军之举,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批判性思维与语言表达力,实现思辨能力与品德修养的双丰收,为幼儿提供了多元思考与价值判断的平台,助力幼儿在思辨中成长。

鹏飞幼儿园顾爱华老师以大班舞台剧《木兰从军》为例,分享《以剧为“镜”,照见幼儿美德成长的N种可能》,深入剖析舞台剧对幼儿美德教育的独特价值。从幼儿兴趣萌发到剧本创编,从道具制作到登台表演,每个环节都满溢着幼儿的自主参与和创意表达,让幼儿在戏剧实践中深度体验角色美德,完成从“知善”到“行善”的华丽蜕变,让美德教育在戏剧舞台上绽放异彩。

【同行评议】故事为桥 传承启新
吕萍老师对本次成果推广活动作出高度评价,着重强调了本次活动呈现了方竹幼儿园“美德故事课程”推共体基于传统美德故事研究从“教故事”转向“用故事”的重大突破,在不断探索“用好故事”,开拓出传统美德教育的新路径。在传统美德故事教学中,很多教师存在跳脱不出阅读教学的已有教学方式,在美德故事教学中比较关注幼儿的表达,积极支持和鼓励表达对画面的观察和理解以及感受到的情感,往往达不到预期成效,有“教故事”的明显取向。当教师视故事为教学内容的来源,将故事作为感染幼儿、有效角色迁移和情感内化的载体,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听故事、阅读故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随之发生重大转变,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幼儿在浸润式的故事氛围中深深被故事内容吸引,情感被充分调动,实现角色的转化,实现润物无声的德育。在提升推广课题质量方面,吕老师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美德故事时代意义的解读。同时,提升案例问题意识。

本次活动以美德故事为纽带,紧密联结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为幼儿道德发展开辟新径。未来,“传美”推共体将继续深耕“美德故事课程”,让“德”润泽童心,“美”育领未来,为幼儿的美好明天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石。
供稿:教育科学指导部 吕萍
方竹幼儿园 杨余香 赵雅茹
审核:王丽琴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