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安好 便是晴天
记浦东教发院第三党支部和六里二党建共建“心晴工作室”
发布人:党办
发布日期:2019-12-23
浏览量:3908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居民已不仅仅只关注自己的物质生活,更多地开始关注起自己的内心感受。虽然现代人已经过了缺衣少食的年代,但是由于各种生活压力和生活琐事,社区里许多居民都受到焦虑、忧郁等情绪症状的困扰。有时候人心情也如同身体一样,会得一场重感冒,而良好的心理咨询和情绪疏导,则是及时有效的治病良方。正视人民从“心”开始的需求,六里二居民区党总支和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第三党支部联合推出了党建共建项目“心晴工作室”。
聚焦蓝海,党建赋能
今年年初,六里二党总支在与浦东教发院第三党支部讨论党建共建项目时达成两点共识,第一个是实施“蓝海”战略,如果说以往的开会、慰问、植树等传统共建形式是“红海模式”,那么未来开展党建活动项目则要探索以前不曾走过的路径,在党建引领下开拓一个新的服务品类,即进入“蓝海模式”。第二个是实施“赋能”战略,即有效发挥出浦东教发院在自身专业领域的特长,并且将这个专业特长发挥到党建共建项目中,通过专业知识来服务广大居民,弥补社区服务的短板。
基于这两个“战略”的出发,经过双方研究讨论,决定在居民区围绕心理健康服务为特色开展党建项目——创办“心晴工作室”,这个项目既能够弥补社区心理服务欠缺的短板,也能够充分发挥浦东教发院在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特长。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享受层面,更多地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平和,而心晴工作室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你心安好,便是晴天”!
该项目由浦东教发院参与的浦东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发挥主导作用。该中心的日常任务是对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指导和培训研究,拥有三名具有硕士学历和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党员教师,他们的专业特长既能为青少年服务,也能兼顾到社区居民的需求。同时作为党员,他们都非常热心社区公益事业,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心甘情愿为居民区的心理健康服务贡献力量。
多措并举 从“心”开始
为了更好地发挥出服务于心理健康的功能,心晴工作室的活动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是接受一对一心理咨询,另一块则是心理健康讲座。
六里二居委会在居民区的海报栏和微信群里发布了心理咨询服务的海报,凡有需要的居民可以提前电话预约,然后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家门口服务站进行现场咨询。居委则提供一间温馨的小活动室供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进行单独谈话,确保了良好的私密性。咨询活动的频率为每两周一次,每次至少有45分钟时间,保证了咨询者可以畅所欲言内心的烦恼。
截至年末,今年已经有20人次参加了心理咨询服务,他们中有老人、年轻父母,也有居委社工,咨询的问题包含了家庭矛盾、儿童教育、工作烦恼等多方面。每一次咨询后,来访者都表示心里舒服了很多,虽然有些心结还是未能彻底解开,但的确思路开阔了,心理负担减轻了,如同给心情做了一次SPA,有的来访者还表示今后还会再来参加咨询。为了更好地宣传心理咨询的意义,居委会还特意邀请部分居民来体验,消除他们内心对心理咨询的神秘感。
此外,除了一对一心理咨询外,心晴工作室还提供心理健康讲座服务,并推出了《拥抱内心的阳光》品牌课程。该课程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根据受众的不同适当调整内容,现已推出了老年版、社工版和白领版等不同版本。在街道“社工月”开幕式、六里二居民区以及与六里二结对的共建单位,心晴工作室的老师都受邀去做过讲座,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望未来,希望在党建引领和街道支持下,把心晴工作室的品牌做大做强,争取到更多的心理咨询师参与该项目,同时扩大服务的受众面;在做好现场一对一心理咨询的同时,也结合工会、妇联、团委的工作,推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心理健康服务。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第三支部 吴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