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等大模型与智能体的广泛应用,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了解并能够熟练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已成为教师必备的核心技能。为进一步帮助浦东中小幼教师把握AI大模型技术变革教育教学的契机,推动DeepSeek等大模型与智能体在浦东新区各中小学校的探索与实践应用,教育信息技术部组织开展浦东新区中小学教师应用DeepSeek等大模型赋能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第三期)。
2025年3月25日,面向所有报名教师的全员培训圆满结束。为提升培训效果,本期培训采用小班化教学方式。培训并行分设《DeepSeek等大模型应用班》和《智能体专题研修班》两个平行班级,每个班级均同步安排上下午两场次。2025年5月13日,第二场培训活动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万科实验小学开展,来自浦东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150余位教师参与培训。

DeepSeek等大模型应用班
在《DeepSeek等大模型应用班》中,教发院教育信息技术部褚金岭老师以“AI大模型助力学科情境创设”为题,从“为什么需要情境?”“AI大模型如何助力?”“怎么用好AI创设情境”三个方面,针对跨学科学习情境、单元情境、项目化情境等不同维度,分享了AI大模型赋能情境创设的系列案例、工具及策略。

王荣、陈燕、李艳三位老师围绕“AI大模型助力教学资源开发”进行了主题分享。
王荣老师以“智慧共创:AI协作式课件制作全流程”为题,详细介绍了AI助力教学PPT制作的具体过程:从“初步构思”到“大纲生成”,再到“PPT生成”,最后到“教师审核修改”,并强调了从“会用”走向“实用”的几点技巧、策略和注意事项。

陈燕老师聚焦AI大模型工具在多媒体资源开发中的应用,详细介绍大模型工具助力教学图片资源、音频资源以及视频资源的具体制作步骤,并以案例形式进行了呈现。

李艳老师以“AI大模型助力思维可视化教学”为题,详细介绍了AI大模型在思维可视化教学中的应用。李老师通过四个“尝试”展示了多种思维可视化的表达方式,具体包括指令大模型生成思维导图大纲、推理大模型支持流程图绘制、专用大模型快速创建思维导图以及智能体实现思维导图自动化生成等。
李盈老师作了“AI大模型助力交互式网页制作”的主题分享。李老师基于课堂交互工具类资源存在的检索难、适配度低、制作复杂等难点,依次介绍了“知识原理探究小工具”“课堂管理互动小工具”“学科知识互动小游戏”三类交互式网页的制作流程,让在场教师直观感受到如何将抽象、枯燥的数学公式及原理转变成能够可体验可实践的小活动。

智能体专题研修班
在《智能体专题研修班》中,教育信息技术部曹杨璐老师首先从AI智能体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智能体在提升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介绍了智能体搭建的一般方法、常用平台、关键组成部分等。接着,分别以豆包和文小言两个平台为例,分享了“师仙助手--李小白”和“小学英语预习小助手”的具体搭建过程。
刘冠群老师以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为例,介绍了“小学数学的SOLO分层作业设计助手”的具体搭建方法。刘老师首先分析了教师在作业设计时面临的困难;然后基于SOLO分类理论和智能体工具给出解决方案;接着从规划、记忆和工具三个维度,详细介绍了智能体的配置优化和预览调优过程。

王浩老师基于星辰Agent开发平台,从“素养导向的学习任务设计”这一情境入手,分析了学习任务设计的难点以及对应的智能体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在该平台创建智能体、上传知识库、应用智能体模板以及上架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通过本场培训,参训教师直观且深刻地了解到 AI 大模型在赋能教学资源制作方面的巨大潜力。培训中对 AI 智能体的案例剖析以及实践操作演示,帮助教师依据实际需求挑选合适的平台构建智能体,并尝试将其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实践。
后续培训将聚焦AI大模型助力项目化学习、学生作业设计、学习数据分析以及AI智能体解决更为复杂教育教学问题等多个方面展开。期待通过系列培训,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AI大模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浪潮中不断精进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浦东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更强大的创新动力。
供稿:教育信息技术部 刘冠群 王浩 曹杨璐
审核:谢忠新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