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微认证 共促新优质
浦东新区召开新优质学校微认证专题辅导会
发布人:曹鑫
发布日期:2025-09-23
浏览量:17
为有效落实《浦东新区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引领行动计划》,推进新优质区级微认证工作,9月22日下午,浦东新区新优质项目组特邀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党支部副书记、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副所长刘莉老师为拟申报微认证的3所新优质学校项目团队开展微认证专题辅导。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李军副院长、教育科研指导部俞莉丹副主任及中学科研员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区新优质项目联络人、科研员张娜博士主持。
会议伊始,李军副院长发表致辞。他首先介绍了新优质创新项目的创建与实施过程,并充分肯定了区新优质项目组成员和项目校的积极参与。此外,李军副院长着重强调了新优质学校创建的重大意义,并对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专家团队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最后,他预祝3所新优质学校能够圆满完成微认证工作。
随后,区新优质项目联络人、科研员张娜博士详细介绍了区级微认证的半日安排及相关注意事项。她着重强调了微认证的重要性,并系统阐述了微认证涵盖的五个关键环节:学校特色展示、教学展示、学校成长汇报、教师访谈以及认证反馈。她指出,微认证不仅是新优质学校展示自身实力的平台,更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在谈及微认证工作的注意事项时,她鼓励各学校高度重视新优质成长报告的撰写,并做好现场认证的准备工作与宣传推广。

会议核心环节,刘莉副所长从新优质学校的认证目标、内涵特征、成长报告撰写、认证组织与安排等四方面对新优质学校认证工作进行系统阐述与深度辅导。首先她介绍了新优质学校项目的推进背景和目标,强调了以成长认证助力学校发展的理念。其次,她探讨了新优质学校认证的五大内涵特征:主动性、引领性、成长性、民主性、交互性,并从学生发展、课程建设、学与教、教师发展、领导与管理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认证阐释。新优质学校认证力图变“诊断式评价”为“欣赏型探究”,学校应以“成长认证”为引领,形成办学系统思考、设计与行动,以“成长认证”为支撑,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机制。随后,她结合新优质成长报告撰写框架、核心要点与典型案例,为报告撰写提供了可落地的方法论。最后,她强调了新优质学校的认证组织与安排,包括意愿征询、专题辅导、自主申请、先期访问、实地认证、认证反馈与总结等流程。

答疑环节,3所新优质学校校长围绕微认证活动分别进行了提问,具体包括时间安排、报告聚焦方向及文风、认证标准等。结合这些核心疑问,刘莉副所长作出提示:报告撰写可优先聚焦1~2个核心领域,突显学校特色,以“系统思维”关联其他要素;认证核心标准不是“是否达标”,而是“多大程度契合新优质学校的核心价值导向”。
会议最后,俞莉丹副主任针对新优质微认证工作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首先,新优质学校需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对标五大内涵特征,力求实现从“自醒”到“自主”管理的转变。其次,各学校应梳理自身优势,扎实开展“证据收集”工作,在成长报告中系统展示新优质学校的发展历程。第三,坚持“循证改进”原则,学校应以微认证为契机,将认证反馈有效转化为具体行动,借力提升办学质量。新优质学校认证的核心目标并非“挂牌”,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获得成长,让每个教师都能在学校实现价值”。展望未来,期待更多新优质学校通过参与微认证活动,推动自身持续成长,将新优质的教育理念切实落到实处。
供稿:教育科研指导部 唐林倚
审核:郑新华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