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浦东新区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引领计划》,推进项目有序推进,确保研究保质保量开展,2025年9月23日至9月29日,浦东新区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项目中的 “学校整体发展”“学生发展品质”“学科教学与作业设计”“学校课程建设”“跨学科设计与实践”“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教学变革”“教师育人能力与研修”“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九大共同体陆续开展新优质创新项目中期检查与案例评审会议。


【“学生发展品质”共同体】
9月23日上午,“学生发展品质”共同体中期交流在峨山院区301室举行,现场汇聚了8所成员校校长及教师代表,大家围绕学生发展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交流气氛热烈,思想碰撞充分。两位特邀专家以平等研讨姿态全程参与,既肯定实践探索的亮点,又针对共性问题提出精准建议,兼具理论高度与落地路径。
共同体联络人郑新华老师作总结发言时强调,学生发展需从三个维度系统推进:其一,锚定发展定位——核心在于推动“从教到学”的理念落地;其二,强化成效闭环——学生发展成效需以数据支撑精准诊断,以反馈优化培养路径;其三,着眼长远发展——立足学校层面,将学生发展融入学校整体变革,助力学校实现育人质量与办学内涵的双重跃升。

【“学校整体发展”共同体】
9月23日、24日下午,“学校整体发展”共同体在峨山院区日新堂与莲溪小学开展中期检查会议,共有九所中小学项目校负责人进行中期汇报与创新案例展示,展现出各校特色育人的阶段性成果:华东师范大学张江实验中学以“芯片精神”为核心,从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进展、课堂教学改革进展等方面介绍了项目开展情况,莲溪小学围绕“全员导师制下小学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开展实践研究,汇报了学校开发的“慧家长”成长课程体系……各校均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实践,充分展示了在课程改革与育人模式上的深入探索与独特路径。针对各校的汇报,专家们给出了精准而深刻的指导,建议各校下一阶段可以更加注重项目实施与成果凝练,推动项目从“体系构建”向“深度实施”转化。

【“教师育人能力与研修”共同体】
9月25日,“教师育人能力与研修”共同体中期检查与案例评审会议在峨山院区301室顺利举行。活动分上、下午两场进行,共有10所项目校参与汇报交流。上午场,周浦第二小学、浦泾中学、康城学校、上南中学南校、东沟中学五所项目校负责人依次进行中期汇报,各校通过8分钟中期总结和5分钟案例介绍,系统展示项目进展情况。黄浦区教育学院呼琼霞老师根据各校文本与汇报内容,逐一作了精准深入的点评,在肯定各校实践深度的同时,建议后续应加强成果凝练与系统评价,助力项目从“范式构建”迈向“区域推广”。下午场,沪新小学、万科实验小学、江镇中学、航头学校、进才繁荣实验中学五所项目校负责人接续进行中期汇报与创新案例展示,闵行区教育学院张丽老师进行了细致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她建议各校应注重案例与项目的关联性,鼓励各校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关键问题、深化实践创新,加强成果梳理的逻辑闭环和证据支撑,提升项目研究的说服力和示范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共同体】
9月25日上午,“跨学科主题学习”共同体创新项目中期检查与案例评审会在浦东教发院顺利举行。共同体八所项目校负责人就项目阶段性成果与创新案例进行了集中汇报与交流。
会上,各项目校展现了富有校本特色的跨学科探索路径:上海市建平香梅中学聚焦“创新素养培育”,系统介绍了生态环保课程的设计框架;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浦东实验中学以“创象家”特色课程为载体,汇报了指向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践策略;上海市建平实验张江中学则分享了在“人文素养”导向下,如何进行跨学科学习任务的设计与构建;此外,还有学校围绕“生彩豆文化”“馆校合作”“学生阅读素养”等主题,展示了跨学科整合的多元模式。评审专家对各校的扎实探索给予肯定,并建议下一阶段项目推进要更加注重实践过程的深度反思与特色成果的系统凝练,尤其关注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发过程中各要素的设计与实施,推动跨学科学习从方案设计走向常态化的深度实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科教学与作业”共同体】
9月29日下午,“学科教学与作业”共同体的中期检查与案例评审会议在南汇三中举行,各校通过8分钟的中期汇报和5分钟的案例介绍,进行项目研讨。北蔡中学以系统性设计推进高质量作业构建,通过分层与跨学科作业助力学生思维进阶;东港小学以“航空 + 国防”为主题构建并实施五育融合作业体系;洪山中学以创新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为核心,开发依托 IM 模型辅助的跨课时作业设计体系;杭城实验小学围绕 “数学博物馆”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初步形成 “情景导入-知识建构-学科融合-实践活动”四环节教学模式;建平康梧中学聚焦“教学评一体化”概念,分享如何以核心素养和特长为评价核心,最终关联新课标与教学目标设计;临港实验中学剖析初中学科命题项目三大问题,围绕“教学目标导向”设计命题策略,形成“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的命题思路。
专家黄建初、张才龙两位老师逐一进行点评,建议各校下一阶段以下方面推进项目:梳理现有成果,完善体系构建,形成跨学科学习、教学模式等领域的成果提炼;聚焦核心研究方向,扩展典型案例;补充评价反思环节,借助工具解决实施难题;强化实证研究,补充作业对核心素养、思维能力影响的量化数据,以推动共同体每个项目扎实落地。

供稿:教育科研指导部
新优质项目组
审核:郑新华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