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项目的道路上,杨思小学传承“阅读”特色,并践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中培养五育融合的学生,以区级课题《基于“五育融合”的小学生“大阅读”教学指导模式的研究》为引领,通过四导模式,指导学生在“单元学习阅读”和“主题活动阅读”中,“阅读”出“五育”并内化为自身的核心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2025年10月28日下午,以“阅有所得育有所获”为主题的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项目推进暨区级课题阶段成果展示活动在杨思小学顺利召开。参加活动的嘉宾有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员、上海市新优质跨学科组组长张玉华老师,浦东新区教育局义教处苏华俊老师,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科研指导部俞莉丹副主任、科研员张娜老师、戈玉洁老师,浦东新区小学教育指导中心党委副书记张欣副主任,上海市特级校长、浦东新区攻关项目团队领衔人管建平校长。

浦东新区新优质高质量发展之课堂教学变革共同体项目组成员校负责人、浦东新区教科研小学4组和中学2组科研负责人、浦东新区管建平攻关项目团队校长、三林学区教师代表,以及杨思小学家委会代表也一同与会。

【教学展示】
杨思小学的教师们基于学科特点,活用“四导”模式,切实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和新优质项目的实施。
徐文姝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轴对称图形》,指导学生通过图形的阅读,不仅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而且还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

张所倩老师执教的五年级《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指导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提炼关键词,架构思维导图,用语言描述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同时,学生从她的阅读指导中读出了感情的升华,懂得了关爱老人的道理。

潘云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吸引人的海报》,指导学生在会“读内容、读元素、读主题”的基础上,推动学生从“读懂海报”向“感悟海报” 进阶,最后让学生转化为海报创作的过程。

【项目汇报】
项目负责人焦方明校长做了题为《基于“五育融合”的小学生“大阅读”教学指导模式的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以回顾杨思小学阅读传统为起点,阐释“大阅读”内涵以及基于小学生阅读素养形成的四导教学模式在各学科的反复尝试、取得初步的实践成效和理性认识。

从“四导”研究的角度出发,青年教师潘云老师就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小学美术“大阅读”教学“四导”模式的实践》的交流;英语教研组长王斌老师介绍了自己带领团队进行的《基于大阅读“四导”指导模式的小学英语单元项目化学习》研究;张慧老师则讲述了自己成长的故事《从“教书匠”到“研究者”》。

【专家点评】
教科研专家张玉华老师、张娜老师对杨思小学的展示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们认为杨思小学在新优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以百年老校传承的“阅读”特色为基础,把国家的政策、育人的要求扎实地落实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研究,在传承中有创新,符合新优质学校的理念,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后续,学校要关注学生真实情境的阅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研究,注重对“导”的再深入研究等;让“大阅读”点亮学生的未来,以科研驱动创新,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总结讲话】
浦东教育局义教处苏华俊老师和浦东教发院教科研指导部俞莉丹副主任在讲话中,肯定了杨思小学新优质项目研究站位高、立意远、落地实,精准地把握了新时代育人的精髓,同时也勉励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过程中,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的发展之路,不断积累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办学经验。

 
供稿:教育科研指导部 张娜
杨思小学 张所倩
审核:郑新华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