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第九届浦东教学展示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专场在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举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品德与社会教研员关月梅、区教研员安林晓、来自本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组长、任课教师共80多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区学科教研员周文彪主持。
本次活动首先观摩了教学展示课,分别是教院附校诸婷老师执教的《美化我的“小天地”》和尚德实验学校夏凡老师执教的《你会乘车吗》。这两节课加强教学与生活的链接,实现了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注重课堂教学的操作和实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把评价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即时反馈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生活技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充满智慧和灵动,彰显了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能,展示了教师的风采。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与成功,提升了核心素养。
学科论坛围绕“加强学科教学评价 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执教老师诸婷和夏凡老师结合两节展示课,即兴交流了把评价融入课堂教学,即时反馈教学实效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从激发兴趣、实施多元化的快乐评价入手,激励学生进步。
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分管德育主任丁琼作了题为《立足品德素养发展,构建学科评价校本化实施体系》的专题交流。学校立足课堂教学,研发了单元学习评价表和综合学习评价表,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与各种专题教育有机整合,实施全方位、多元化的学科评价。学校依托浦东新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建立了学生学业评价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更好地积累、保存评价资料,分析应用评价数据,客观记录评价过程,完善评价机制,提高评价效率,优化评价功能。
康城学校学科教研组长徐丽萍以《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开展低年段评价的初探》为题,交流了从低年段学生课堂学习表现评价的具体内容入手,发挥教师评价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观察记录法,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利用等第制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开展低年段学生课堂学习表现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张江高科实验小学教研组长施盛亚以《依据学校实际,有效开展学科评价研究》为题,详细交流学校领导重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建设,加大对兼职教师的指导、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学科评价的能力和育德能力。为做好低年级学科案例研究,学校成立学科研究小组,推进专题研究学科教学评价的案例,展示了“学会科学饮食”优秀案例的研究成果。
澧溪小学学科教研组长朱卫萍作了《整合教材内容,实施专题评价》专题交流,学校为加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评价研究,加强教师研究团队的建设,组建跨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制定了共同体基本的运行机制,聘请专家指导,按时开展学科专题评价研究,已完成编写一、二年级部分课文的课后责任评价的教学案例成果集,本学期又开展评价融入教学的案例研究。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品德与社会教研员关月梅作了精彩的分析点评,她指出各校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期下发的学科评价指南,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致力于课堂教学评价的探寻,尽力打造优秀教研团队,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先进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中,落实学科的评价,如今天的两节展示课,充分显示了评价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夏凡老师执教的《你会乘车吗》这一课,以卡通人物米老鼠形象贯穿整节教学课,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活动充实,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了学习评价。
第一,本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学习打声讯电话时,老师当场拨打16088160,做示范指导,真实再现拨打方式,再让学生相互练一练。最后请一位学生再次拨打声讯电话,亲身实践,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实现知行统一。
第二,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在学习手机查询时,把学习内容写在米老鼠送的礼物盒内,调动其学生的兴趣,再运用手机动画演示操作过程,并把“手机查询路线”操作方法写在礼物盒内,这是送给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拐杖。
第三,在选择合适的工具与路线时,设计了快乐活动单,让孩子们在小组内,根据搜索结果,讨论选择相应的工具与路线。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学会选择方法,凸显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乘坐地铁流程图的出示,正是对孩子已有知识的系统梳理和归纳,提高学生乘车的生活技能。
第四,根据提示的交通工具特点,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猜一猜相应的交通工具,是对学生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性的趣味评价。设计 “我来评”板块,评价内容分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总评三个方面。在“你来评”板块,则是根据探究活动,选择工具与路线,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即时反馈的评价。布置课后活动作业,体验乘坐公交与地铁,又设计了自评与家长评。这些多元的快乐评价充分发挥了激励、教育的功能,强调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促进了学生知、情、行统一的综合性评价。
诸婷老师执教的《美化我的“小天地”》这一课,实现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注重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
其一,创设课堂实践活动,学习清扫整理、装饰美化房间的简单知识和基本方法后,让学生现场分组清扫整理小天地,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行动,通过小组自评、互评等形式,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清扫整理和装饰美化中的注意点,不断提升自己的行为能力。
其二,实现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平板电脑上模拟设计美化方案,通过拖动各种物品装饰小天地,这样的活动充分契合了孩子爱“玩”的天性,将教学重点、难点渗透于儿童喜欢的游戏中,使学习的过程充满童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体验,审美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其三,倡导探究、思考、实践的学习活动,对整洁的房间和比较脏乱的房间辨析,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知、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其四、多元评价,促进学习,精心设计了三张学习评价表,第一次在清扫整理之后,采用小组自评的方式评价,第二次在学生完成模拟设计美化方案时,评选出最佳设计方案,颁发“最佳设计团队奖”。第三次布置课后延伸实践活动,改进“小天地”的评价,提升孩子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不仅能够发现美,创造美。
关老师对围绕主题开展学科论坛给与高度肯定,她说,从6位老师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浦东新区在学科评价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效,一是学校领导重视学科建设和管理,尤其是重视学科的评价研究;二是各校组建团队,开展专题学科案例评价研究;三是各校都有具体的做法和经验;四是详细呈现优秀的评价案例;五是展示了评价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最后主持人周文彪对本次活动作了简要总结,并提出几点希望,希望进一步加强学科评价指南学习,以评价指南为依据,深入开展评价研究,以评价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把评价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供稿:浦东教发院教师发展中心 周文彪 安林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