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研究方向 夯实研究方案
家校社合作促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项目学校研究推进分片指导会
发布人:秦红斌
发布日期:2016-12-15
浏览量:6705
浦东新区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之一“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促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的实践研究”,经过近一年的推进,按照预设的研究思路,已经取得了积极的实效。作为教育公共治理结构完善的重要体现和直接抓手,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已经在各个试点学校达成了共识,学校通过组织机构建设、制度建设、方法创新等,有效推动了学校的开放办学和办家门口满意学校目标的实现。
为了扩大学校治理结构完善的试点工作,本项目将参与研究的学校数量进一步延展至新区所有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参与学校,共14个学区(集团),在前期问卷调研、现场访谈、课题申报、培训研讨的基础上,项目组安排了六场学校走访,12月12日至22日期间,每一次走访安排2-3个学区(集团),除项目组成员以外,特邀请市教科院及华师大专家参加,并进行一对一的讨论。
12月12、13、14日,分别在建平中学、明珠小学、张江实验中学开展了三场研讨,共有29所学校参与了学校治理工作的现场讨论。各校依据子项目方案设计交流了前期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等。
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静老师对各学校的建议:第一,紧扣研究主题,聚焦在学校治理结构的完善,重点关注多元主体的参与、良性合作关系的建立、制度保障的跟进等实施要素上,以便开展有重点有突破的项目研究工作。第二,家校合作中转变观念,家长不仅是学校可利用的资源,更是学校发展的推动力,特别是选择家校合作开发校本课程为主题的学校,把家校合作与课程开发两个主题做合理的定位,选择与主项目研究更相关的主题。第三,在家校沟通的平台选择上,建议学校注重与实用、通行的微信等交流工具之间的结合,并在研究交流工具基础上,思考其与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项目组负责人教发院区域教育中心主任李彦荣帮助学校梳理了项目的名称、内容、成果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明确了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建设的思路:第一、梳理学校治理结构建设的多元主体,包括学校、行政机构、家庭、社区以及社会专业人士等,积极吸纳多元主体的参与;第二,通过制度文本,明确各主体之间的地位、权利、义务和功能等,实现各主体之间基于共同利益的平等、合作、互动的对话协商关系;第三、深入思考如何用相应的机制去保障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学校能够在现有某一维度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工作,继续完善治理结构。
(供稿:浦东教发院区域教育中心 李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