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拂面,草长莺飞,这真是个好季节。4月6日下午,由李百艳语文教师培训基地、兰保民语文教师培训基地、宝山区“问题化阅读”研究团队和浦东新区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宝山区、崇明区教研室联合举办,新纪元双语学校负责承办的“初中语文未来课堂与问题化学习”主题研讨活动在淡淡丝雨、袅袅云烟的陪伴中拉开了帷幕。
与会老师分组观摩了四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分别为:代表李百艳语文教师培训基地、来自建平实验中学的陈潇潇老师执教《百合花开》,代表兰保民语文教师培训基地、来自实验东校的邓彦老师执教《曹刿论战》,代表崇明教师进修学校、来自新纪元双语学校的王虹老师执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代表宝山区“问题化阅读”研究团队、来自共富实验学校的李帆老师执教《愚公移山》。各位老师展现了她们的教学风采,给了与会教师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课堂教学观摩后,在兰保民老师的主持下,“未来课堂与问题化学习”研讨活动在阶梯教室内展开,崇明区初中语文教研员欧家秀老师和宝山区初中语文教研员莫晓燕老师分别就《百合花开》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他们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主问题的设计”“如何找到一节课的核心问题”展开评课,引发了与会教师的积极思考。各基地各学校老师代表踊跃发言,对自己所听的课进行了较充分交流。建平实验中学孙伟菁、东昌东校王颖梅分别代表李百艳基地和兰保民基地分享了听课心得与体会。
在问答互动环节,有老师请教李海林教授:“在关注学生学习经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哪些事?如何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深度对话?”作为知名语文教学研究专家,李海林教授认为,“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什么最大不同,就是学生在进入课堂时,不知道自己对于所学内容并不知道,或者不认为自己不知道,” “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经历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不知道。学生替代进入文本,替代文章的角色,替代作者,那样学生就会产生问题。”那么怎样实现问题的推进?或者说,课堂教学推进的依据是什么?对此,他认为,语文教学是高度依赖学情展开的学生学习经历。要抓住学生的临场反应,依据学生现场的思维反应,将他的反应打开,加入教师的教学要素和教学材料,从而提升他的认识,改造他的经验”。讲到激动处,李教授不禁站起来,他的这番“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建构学生学习经历”的高论,给与会教师启发良多。
来自宝岛台湾的淡江大学博士、在新纪元双语学校执教小学一年级的罗老师用她甜糯的台湾口音表述了她的理解中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主”及其教学实践,同时请教李百艳老师“学生自主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结合本次研讨活动的初衷,李老师讲到,未来课堂是什么样的?它没有固定模式,但一定有必要元素。她认为,我们要把学生作为逻辑起点,进入学生的逻辑世界,非常流畅的课,就是非常有问题的。要改变课堂样态,给学生一个真正的问题,以任务驱动他们,让教学问题化、活动化。
外面的雨还在下,可时间却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个小时,借着本次研讨活动的四节课的课题,兰保民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对语文教学要满怀海伦·凯勒那种对希望光明的执着追求;用愚公移山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慢慢培育,静待花开;像曹刿那样对语文教学既有课程意义上的“远谋”,又有切切实实的实践策略与有效方法般的战术战略,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百合花开”!
(供稿:上海市育人中学、兰保民语文教师培训基地 姚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