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科学素养 探索奇妙世界
记好奇妙幼儿园区级课题阶段成果展示活动
发布人:俞大海
发布日期:2018-01-02
浏览量:22284
2017年12月28日上午,在好奇妙幼儿园森兰部举行了2015年度区级课题《幼儿科学素养启蒙课程构建的实践研究》阶段成果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由浦东教发院学校发展中心科研员吕萍老师与好奇妙幼儿园金妹芳园长联合策划与组织,第一教育署幼儿园科研组长和部分教师、第22期浦东新区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骨干班第三组学员60多人参加活动。
本次成果展示活动有四项内容: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皮影戏》、中班科学活动《旋转的纸杯》、课题阶段成果汇报、活动点评。
首先,大家观摩了两个教学活动。刘春燕老师执教的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皮影戏》巧妙地将传统艺术——皮影戏引入科学活动,引导幼儿探索适合做幕布的材料、灯光位置与皮影戏表演间的关系。幼儿通过合作探究、现场实验,发现三种材料——卡纸、复印纸、透明纸中,只有复印纸厚薄适宜,最适合做幕布;不同远近的灯光,物体的影像会变大或变小,清晰或模糊。李亦奇老师执教的中班科学活动《旋转的纸杯》,按照“自主探索”、“引导探索”和“验证探索”三个环节,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与比较,发现纸杯旋转与装置在纸杯上的吸管是否弯管、方向是否一致有关。


接着,高丽华老师代表课题组汇报了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历程与成果,主要从课题简介、课题研究情况、课题研究成果三个方面,清楚地向所有老师介绍了幼儿园科学素养启蒙课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途径、课程评价,以及科学素养启蒙课程幼儿学习方法与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等内容。
最后,东城幼儿园瞿琳灵老师和好儿童幼儿园沈莺老师对两个教学活动进行了点评。瞿老师认为《有趣的皮影戏》活动选材新颖,教师运用皮影戏视频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为后面幼儿热情高涨地探究奠定了基础;幼儿实验装置有效支持了幼儿的探究。建议在探究灯光位置与皮影戏表演间关系中,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多种位置,如上下、左右,而非仅仅是远近。沈老师认为《旋转的纸杯》活动抓住了中班幼儿喜欢旋转物体的好奇心;运用多种适宜的教学策略,如观察、比较、提问等,引导幼儿寻找相似点和不同点;教师提供了便于幼儿操作的多种材料,如高高的架子、水槽、水杯、纸杯等。建议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要尽量贴近幼儿生活,将旋转的纸杯与绿化带浇水的装置联系起来,幼儿的探究兴趣会高。
吕萍对整个活动做了总结。首先,吕老师充分肯定此次展示活动。谈了五点感受:第一,好奇妙幼儿园充分发挥科研价值,践行以研促教、以科研促成特色。多年来一直聚焦科学教育领域开展研究,从最开始的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研究到科学素养启蒙探索,逐渐形成幼儿园科学教育特色。第二,科学教育定位准确,通过构建课程、创设环境“激发、支持、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促进幼儿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第三,课题研究思路、目标、路径清晰,研究成果丰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课题积累了教师撰写的文本成果,形成了材料库和课程资源库。不仅在第一教育署内展示交流,还吸引了市、区、外省市教师来园学习;第四,幼儿园形成了科研工作、教研工作融合的运行机制。好奇妙幼儿园拥有一批智慧的团队。在园长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课题组与教研组的联动效应,引导教师走进教学做研究,课题研究实现常态化;第五,为提升课题质量,需要课题组进一步加强对“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能力”的解读,吃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有关科学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力度,一方面要对一些提法如“教法”“学法”进行推敲,另一方面要总结提炼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常用的探究过程技能和基本的探究过程。(供稿:浦东教发院学校发展中心 吕萍/好奇妙幼儿园 高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