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下午,由教发院学校发展中心学校科研指导室组织的新区重点课题《未来课堂OTO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结题仪式在三林中学诚肃楼智慧教室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有教发院特级教师黄建初、科研员郑新华、信息中心智慧教室项目负责人刘慧琴、四署各校教科研室主任、三林中学潘超炜校长以及课题组主要成员。

结题仪式由郑新华博士主持。潘超炜校长作为项目负责人,对课题概况及取得的成绩,获得的影响向大家作了简要介绍。谈做课题的观点,潘校长直抒胸臆;讲课题组的老师,潘校长如数家珍;说实验班的成绩,潘校长自信满满。
为了让大家对“OTO互动教学模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结题活动之前,朱静老师代表课题组为大家开了一堂《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展示课。大家在智慧教室中体验着线上线下互动的课堂氛围,看着学生从主动认知、协作辨析、头脑风暴、知识内化到掌握运用的过程,体会着“2357”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与意图。
带着对未来课堂OTO互动教学模式的几分心动和些许疑或,老师们听取了三林中学研究室计华洁老师的结题报告。计老师从问题提出、研究概况、研究实施、成果分析、问题思考五个方面向大家详细描述了课题从择题到推进到总结提炼的整个过程。="on">2357”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与意图。
谈到技术培训时,课题组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例如未来课堂教学平台功能的培训是集体培训,以老带新。微视频录制的培训是小组培训,各取所需。在线测试的培训是个别培训,以点带面。思维导图的培训是先学后教,做中来学。
谈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两条主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以疑启思、探究构思、协作集思、应用深思、总结反思五步思维,预问探研练测化七环节“2357”互动教学模式时,大家对朱静老师的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谈到可执行的教学模板和评价量表时,各校科研主任表示了想要作为研究参考的意愿,也让三林中学老师们感受到满满的认同感。最后,专家们对本课题从多方面作了点评。刘慧琴老师谈到,浦东新区刚开展智慧课堂项目不到一年时间,三林中学先行先试,提早布局,认真研究与实践,不仅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教学平台,门槛更低,使用方便,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走在了整个浦东的前列。而且在日常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将未来教室的理念贯穿其中,使得理念不再停留在某个命名教室,而是所有的教室都成为了可能。
黄建初老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完善和调整环节中所体现出来的“由下而上的申报方式”极为肯定。此外,课题成果中,尤其是未来课堂“教学平台”的原创性与使用的泛在性与普及性表示了欣赏,是真正解决问题的研究。他也肯定了校长关于项目研究的思想,同时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方向和调研方法,让三林中学课题组成员深受启发。
(供稿:浦东教发院学校发展中心 郑新华/三林中学 计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