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4月3日、4月10日三个全天,在王港幼儿园实施了“基于优秀科研成果的幼儿教师课题研究指导”培训课程。课程由6位老师合作开发,分别为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学校发展中心科研员吕萍、徐婵娟老师,东南幼儿园王蓉萍老师,南门幼儿园朱晓英老师,王港幼儿园曹艳老师,华林幼儿园俞玮老师,该课程由吕萍老师领衔。本次培训课程30课时,历时三周利用三天集中现场实践研修,旨在发挥优秀科研成果价值,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提升幼儿教师科研素养。
做课题——始于问题
3月27日上午,浦东教发院徐婵娟老师以“研究始于问题——课题的选择”为题,以“为什么要选择课题”、“如何选择课题”、“选题的准则和依据”展开,以具体实例将成功选题的秘诀进行传授。她认为,可以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可以从幼儿教育实践中选题,从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中选题,从成功的经验中提出课题等等,为学员们一层一层剥开“课题”的心。
案例法——重在积累与解读
幼儿作品是幼儿表达自己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他们富有个性和创造性自我表现的方式。3月27日下午的课程中,东南幼儿园王蓉萍老师以”教育科研方法学习与指导之案例法&作品分析法——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童画解读及支持策略研究”为学习现场,让参与的老师在实战演练、作品解读、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了案例法、作品分析法的概要和要素,也通过成果的分享,深深地感悟到了,教师要解读童心、解读童画,就要尝试着走进童心,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理解幼儿的作品,分析其内心情感及想法等,并通过的不同支持性策略,对幼儿作品解读、分析、跟进。
观察法——有目的、有技术支持的观察
4月3日上午,王港幼儿园曹艳老师以“幼儿园融合性结构游戏的实践研究”为学习现场,与学员们一起走进教育科研方法之观察法。以理论学习——亲密接触——课题设计三部曲完成了一次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培训。以如何使用观察表进现场观摩为任务,将40位学员分成4组进入4个班级进行观察法的亲测与实践,每组又有定点观察和盯人观察两种方式供学员自主选择。在合理的观察表的指引下,老师们有目的地看、耐心地询问和倾听、全面详细地记录与思考,在集中交流中都有话说,有依据可说,让观察法真正植入每位学员的心中。
调查法——重视问卷编制,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
4月3日下午,朱晓英老师结合南门幼儿园区级重点课题“医教结合对学龄前超重、肥胖儿童的干预策略研究”相关成果为切入点,围绕调查法,尤其是问卷调查法进行了深度探讨。课程体现三大特点:一是基于理论的实践。以“幼儿饮食情况调查”为题尝试设计问卷,在实践中内化理论知识。二是合理运用软件。借助SPSS和问卷星两个软件,使调查信息化、数据科学化。三是呈现问卷调查整体过程。全面介绍南门幼儿园在课题研究中调查问卷设计、数据分析、影响因素排查、干预策略跟进等整体过程。
教育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支持课程调整
优化课程管理,提高保教质量,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课题研究中如何建立评价体系,并运用这一体系进行课程反思调整,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4月10日上午,华林幼儿园俞玮老师以“利用三自模式提高教师保教质量的实践研究”为学习现场,开启教育研究中的评价的话题。她从教育评价简述、运用教育评价开展课题研究的案例剖析和实战演练三个部分进行介绍。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理论,分别是教育评价的定义、类型、指标体系及其制定的方法和当前教育评价常用的方法;第二部分以“利用三自模式提高教师保教质量的实践研究”为案例,介绍华林幼儿园依据《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在落实课程评价中基于园本实践构建“三自”模式,建立自我评价体系以及运用这一体系进行课程反思调整的基本框架;第三部分教师参与实战,全程的自主参与评价,专业思考更加深入,边学习边成长,提升评价能力以及反思改进能力。
科研成果总结——从实践到文本,兼顾规范与活泼
4月10日下午,吕萍老师作了《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与撰写指导》专题培训。从课题申请之初到课题结题——课题准备、课题实施、课题总结三个阶段,介绍了六种教师经常接触的成果表达形式——文献综述、调查报告、教育案例、课堂观察报告、经验总结、研究报告。这六种成果表达形式也是对整个培训课程设计的选题、案例法、观察法、调查法、教育评价等内容的统整和呼应。针对当前教师在课题成果表达中常见的具体问题,以案例分析和现场讨论,对每一种成果表达形式有重点地进行了指导。如对文献综述,针对无处查找文献、文献堆砌问题,重点介绍文献搜索的方法,如何进行文献呈现和文献评论;对调查报告,针对调查基本情况缺失、无结论和建议,数据分析简单等问题,借助上海市教科院教育调查征文下放的《教育调查研究报告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重点介绍了调查报告文本的完整性、规范性与可读性;对教育案例,针对当前教师撰写的案例无问题或疑难情境、混淆教学反思等问题,重点介绍教育案例的含义、常见类型、结构以及撰写中要关注的方面。把握当下教师研究成果表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解答与讨论,实效性强,参培教师的积极性和投入度高。
此次培训为参培教师轻轻揭开“课题”的神秘面纱,缓解了教师对课题的“畏难”情绪,更重要的是破解了一项根深蒂固的误区——“课题就是写”。让人欣喜的一个培训成果是部分年轻教师的科研热情被点燃,课后主动联系主讲教师,请教如何选题。如百熙幼儿园的一位年轻教师就如何引导幼儿绘画方面存在很多困惑,经过主讲老师的点拨和提升,确定了“运用简单线条和图形半支架幼儿绘画的案例研究”课题。教师兴奋、激动的心情,进一步让我们坚信“只有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投入课题研究”才能实现“以研促教”“以研促发展”,也坚定了主讲教师继续开设培训课程的信心。
供稿:浦东教发院学校发展中心 吕萍/王港幼儿园 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