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杲杲,天朗气清,10月23日,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张卫萍老师组织的新区教研活动迎来了市教委教研室的王菁老师,为浦东新区200多名保教主任带来了一场学术上的饕餮盛宴,《走进学习故事——走向专业的儿童观察》。短短的2个小时,老师们收获满满,对学习故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新西兰各类幼教机构中,学习故事被广泛的用来帮助教师观察、理解并支持儿童的持续学习,同时记录每一个儿童成长的轨迹和旅程。而王菁老师将幼儿园“学习故事”本土化的实践研究成果以深入浅出的阐述、短小精辟的提问以及生动精彩的案例启迪教师的思考,让老师们豁然开朗。
讲座伊始,王老师以案例“我要让美丽的小花站起来”为例,请老师们思考,为什么案例中的教师要花半天的时间去观察孩子,而不是直接引导她使用合适的材料呢,从而引出——观察,就是要仔细地看。而针对面上的教师提出的“为什么要观察?”王老师简单扼要地指出:观察,能让儿童感受到被关注;观察,能让你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观察,能让你的工作产生变化……
紧接着,王老师以三个问题“什么是学习故事?”“为什么要推广学习故事?”“怎样运用学习故事?”切入正题。
什么是学习故事?
学习故事是一套来自新西兰的儿童学习评价模式。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价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水平,而是希望成人在与儿童的互动过程中去注意、识别、回应,以促进儿童进一步的学习”。
教师运用学习故事这一评价模式,观察记录儿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在与其他保教人员、家长和儿童分享学习故事的过程中,去倾听和理解儿童的心声,去发现儿童的优点、发现儿童能做的和感兴趣的部分,继而给予儿童有效的回应,进一步支持儿童的持续学习。
王老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研究为“注意”、“识别”、“回应”赋予了本土化的释义:
注意:对活动中的幼儿进行观察,并客观地加以描述记录。
识别:用质的和解释的方法对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分析。
回应:为支持儿童的学习,进行下一步的活动计划。
为什么要推广“学习故事”?
王老师又举了一个她在现场看孩子用积木搭高楼的案例,当离游戏结束还有5分钟时,就“教师是否要介入帮忙”与带班老师展开了探讨,王老师有些于心不忍:“游戏马上要结束了,如果倒了,孩子该多沮丧啊!”而带班老师基于对孩子的了解,认为“继续观察吧,他能行!如果倒了,也没关系,接着再来!”这个案例隐喻着告诉老师们:多给孩子一些信任、理解、时间、空间和权力。
“学习故事”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孩子的不足,为孩子制定“补缺”的方案,进而“指导”孩子的学习和游戏;而是为了懂孩子,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懂他的所思所想,建立和孩子之间互动互惠的关系,然后再思考如何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学习故事”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是:
l 被认可、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是一种取长式的评价
l “注意、识别、回应” ——重在支持儿童持续的学习
王老师又以“水分子结晶”和“草莓实验”两个鲜活形象的案例说明了积极的评价和消极恶意的评价所产生的结果的不同,因此,“学习故事”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是:转变教育观,从“教师立场”转向“儿童立场”;实现分享,形成学习共同体
怎样运用“学习故事”?
第一部分:观察记录/注意
王老师指出,观察要讲究方法,观察的要素有:在真实情景中观察记录;让儿童处于自然的活动状态;对儿童就某一问题进行持续观察;有准备的进行观察。而如何有准备的观察,则应聚焦某一观察要点的信息记录;想了解幼儿某一方面的发展,可制定观察表,对幼儿进行有计划、有准备、持续地观察,如要观察幼儿的积极学习品质,可以从“维度”、“要素”、“观察要点”、“行为举例”等方面对幼儿进行观察、分析。
第二部分:识别/回顾分析
分析信息时要关注儿童所处的环境、关系及背景,从而准确识别儿童的行为及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为了老师们充分理解这层意思,王老师分别举了“榨果汁”、“动物拼拼乐”、“乐乐和他的自制电影”三个案例来强调全面观察——应细致描述记录过程中儿童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收集到来自现场观察的第一手资料;筛选信息——应依据“观察要点”和“行为例举”,对学习过程中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归纳梳理,从众多的观察资料中捕捉、筛选出能反映儿童积极学习品质的有效信息,使观察记录的内容更聚焦、更有针对性;回顾分析——应根据观察目的,形成观察要点。然后依据观察要点,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提炼。
第三部分:回应/下一步计划
不少教师混淆了平时所写的案例与“学习故事”的区别,王老师做了清晰的说明:
首先是记录的立意不同——“案例”是对典型事件的追述。“学习故事”通过“注意(观察记录)—识别(回顾分析)—回应(下一步计划)”,重在为幼儿提供支持与帮助。
其次是叙述的角度不同—— “案例”以教师为主体,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通常以第三人称“他”,记录“幼儿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 。“学习故事”以幼儿为主体,站在平等对话的角度,通常以第二人称“你”,记录幼儿“准备好做什么、愿意做什么、有能力做什么”。
再次是参与的对象不同——“案例”撰写和阅读对象以教师群体为主,是教师交流分享教育经验、观点的重要载体。“学习故事”可以是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也可以是家长对幼儿的评价,还可以是成人将学习故事讲给幼儿听,引发幼儿的自我评价。因此,学习故事的参与对象更为广泛,除了教师群体以外,还能覆盖到家长与幼儿。
最后,撰写“学习故事”时教师需把握其核心与内涵,不过分拘泥于结构和体例,更多地突出情感、态度、能力及儿童可能的发展潜力。
王老师还强调:观察记录应尽可能还原儿童的活动现场;关注儿童学的兴趣、在学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学的;可以用文字、图片、录像等多种方式记录。在回顾分析时,对收集到的信息做出恰当的分析;分析包括儿童的行为表现、行为意图,发展水平等;注重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兴趣、态度与习惯,而非学习的结果。最后做出下一步计划,即对儿童下一步活动的引导思路或计划;为了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儿童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
因此,判断一篇有关儿童学习的故事是否是学习故事的最主要因素,不是它的形式或其他元素,而是这个故事是否能体现引领着学习故事的儿童观、课程观、学习和发展观等。相信儿童是独特的、有能力的、自信的学习者。
学习故事带给了教师一种理念,“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师与儿童一起工作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那就是教学始于观察儿童的学习。”关注幼儿在想什么、做什么,喜欢什么、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学习故事影响了教师观察时的态度。观察不是为了让教师找到幼儿的不足与差距,而是帮助教师发现幼儿的优点与兴趣。
让我们相信儿童,学习、理解、运用、实践“学习故事”,用更积极的意愿、更开放的胸怀、更接纳的态度在观察中去寻找属于每一个幼儿的“哇”时刻!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 张卫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