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少年认知行为 摸索心理辅导途径
发布人:俞大海
发布日期:2018-11-15
浏览量:27174
11月13日下午,伴着深秋的暖阳,吴增强名师工作室在浦东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一楼小会议室开始了两周一次的学习。
导师吴增强教授带领全体学员研读《儿童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这本书,已进入收官之时。本次活动曹冬梅和向翔教师研读分享了第十二章破坏性行为障碍。
曹冬梅老师对于这一章的内容作了详尽的读书笔记,主要从破坏性行为的概述、形成的风险因素、认知行为治疗策略、案例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分享。在对风险因素的解读方面,曹老师着重强调了同伴因素,那些既被同伴拒绝、又有攻击性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反社会行为。当有品行问题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会倾向于和有行为偏差的同伴交往。在认知行为治疗策略方面,她指出制定可操作性的具体步骤效果更佳:目标设定、组织和学习技能、情绪觉察、愤怒管理、观点采择、社交问题解决、处理同伴压力等。最后,曹老师再一次将所学理论运用于案例分析中,使大家能清楚辨析目标设定要求、技能使用策略等。
向翔老师在介绍这一章时,主要通过案例再现反过来引出相关理论。她将三个破坏性行为障碍的案例带到工作室,通过行为表现、简要信息、家庭、同伴等几方面的分析破坏性行为障碍。她指出遗传而来的冲动性和反社会性行为,这部分儿童无法自我调节和抑制,外化行为引发的周围成人和同伴的反馈会强化破坏性行为,孩子的社会认知过程容易保留破坏性行为。在教师干预部分,强调创作一个积极地校园环境、提高教师对非惩罚性教师行为管理策略、父母训练、问题解决训练等,可以减少攻击性行为。
吴增强老师对两位老师的分享进行了肯定,他指出在工作中,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但可以进行心理辅导。吴老师强调咨询目标一定是可以落实的,通过技术可以减少攻击性行为,在实践中心理工作需要与学校的德育等各项工作整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工作室其他学员都结合两个人读书分享,交流了自己的学习感受。
读书活动虽暂时告一段落,但在活动中滋养的智慧有助于提升学员专业素养,助力大家更好前行。
供稿:浦东教发院 吴俊琳/建平实验中学 刘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