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中心成功组织罗山中学2018年区级重点课题开题会
发布人:俞大海
发布日期:2018-12-21
浏览量:33074
2018年12月19日上午,浦东教发院学校发展中心在上海市罗山中学组织召开了该校刘生金校长的2018年区级重点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探究型校本课程实施效能的研究》的现场开题会。会议由罗山中学吴金标副校长主持,出席会议的有教发院学校发展中心副主任王丽琴博士、教发院学校发展中心科研员郑新华博士和原教发院资深科研员曹明老师,以及由刘生金校长领衔的学校课题组首批参研成员。会议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题开题报告交流。首先,由课题组组长刘生金校长做总课题开题报告交流。刘校长从研究方案、研究计划、推进措施和预期成果等几个方面,做了详细阐述;接着,黄爱民老师做子课题现状调查开题报告交流;再后,由汤翔华、周丹妮和冯骉三位老师分别做实施方法、实施途径和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小课题开题报告交流。




第二阶段:专家点评。郑新华老师首先肯定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其次,通过探究型课程发展历史的简介,提出探究型课程的实施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分享三个环节,需要重点关注交流分享环节;接着,提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注重校本化,关注教师和学生的获得感;然后,推荐了林崇德教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的途径和策略》论文,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重心,要由注重抽象知识转向到具体情境、知识传授转向到能力素养培养、教师中心转向到学生中心;还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了跨学科和教育信息技术融合的要求;最后,介绍相关学校“随迁子女的职业意向教育”区级课题研究中学生增进获得感和《呼兰河传》的整体阅读教学活动等经验,拓展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王丽琴老师首先肯定了课题研究设计的特点:宏大、严密、严格和陪伴指导;其次,提出在概念界定和文献研究中需要加强“效能”方面的研究,如课程效能的结构分析、影响因素和定量评估等;接着,建议将“效能评估”作为课题研究的关键内容,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甚至家长的维度进行评估;然后,建议是否可以将课题研究的一些内容进行整合与添加;最后,建议在研究方法中增加访谈法。曹明老师首先肯定了课题开题会促进完善课题设计和研究安排,为后续参与老师的子课题研究设计与行动研究做好了扎实的基础;其次,提出了课题的价值取向还可以吸收融合美国等国的研究成果;接着,建议已经开设的每门探究型学习校本课程需要固化文本性的成果与其他教学资源,尤其是在三年左右中,要精心编好20门左右的学科拓展、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探究型校本课程之教材;在课题设计中,需要把总课题学生素养的内容进行学科特征细化,并结合课程实际情况进行特色内容的设计;然后,提出效能可以体现在学生为主、兼及教师、学校和家长的维度,学生层面已经有了初步的设计,后续需要增加教师、学校和家长效能的维度;评价标准与方式方法的研究,总课题和子课题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需要加强相应的设计和实践印证的探索研究。


第三阶段:课题组长回应。课题组组长刘生金校长首先感谢三位专家细致的点评,这些为后续课题研究的完善设计、实施等,指明了方向;接着,承诺课题组将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本课题的研究,争取更上一个台阶;最后,表示将坚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坚定教育科研的价值,引领学生进步,引领教师发展,引领学校提升,让学生和教师能有更多的获得感。
后续,学校课题组将针对本次现场开题会上各位专家的点评建议,开展研讨活动,完善课题设计,进一步加强预设内容的全面操作设计,有效地开展两年半行动研究,争取三年余后获得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供稿:浦东教发院学校发展中心 郑新华/上海市罗山中学 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