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本着“在写作中提高,在磨砺中成长”的培训理念,2019年6月6日上午,学校发展中心在浦东教发院峨山路院区一楼半会议室举行了第二十三期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论文提纲交流活动。来自培训班12名各学段的学员代表进行了现场交流,全体学员认真聆听,共同学习。
首先是高中学段两位学员发言。陆行中学的邵华老师首先做了《基于语篇的高中英语概要写作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的分享。邵老师严格按照教育科研的规范格式,从课题提出、研究设计、研究实施、研究成效与初步结论、思考与分析、参考文献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川沙中学的周亚茹老师从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五个方面分享了《基于数据分析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川沙中学为例》的研究成果。
接下来的初中、小学、幼教学员代表依次分享了《初三数学复习课运用任务驱动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初中数学应用题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预备年级口风琴“考点”式 小组合作教学实践研究》、《利用图示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基于文本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生活情境教学 渗透数学思想》、《游戏在小学低年级音标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创编大班手指操的实践研究》、《中班美术活动中传统教学模式与田园体验模式的比较研究——以<找春天>活动为例》、《思维导图在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中的应用研究》。这些学员的发言精彩纷呈,充分代表了第23期学员的风采。
学员交流完成后,来自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王中男博士后对学员们的交流进行了点评。
王中男老师认为,12篇交流的论文呈现出了以下几个值得赞赏的方面:
一是主题丰富。涉及到写作教学,体育专项化改革,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阅读能力的培养,游戏应用,基于文本的口语表达,生活与学习的链接,思维能力的培养,手指操的创编,教学模式的比较,思维导图的应用,等等。
二是内容详实。既关注到了目标、内容,实施、评价都有所涉及。而且在四个方面之中,内容和实施非常的详实。
三是与学科的衔接非常紧密。包含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六个学科。
四是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借鉴的价值。
五是研究方法和视角的新颖。从交流中能够看到老师们使用了数据分析,思维导图,图示法、视频表现展现等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与视角。其中,几位老师的研究让人印象特别深刻。如《初中数学应用题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目前对这一块内容的研究不多见;学习和生活化的链接,是非常重要的话题;中班美术活动中的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的品质非常好,完整性也非常高。
同时,王中男博士后也提出了上述课题需要改进的空间:
一是加强问题引领。12个课题之中,有的是基于问题引领,至少在题目上面是呈现出来了,有的还不够清晰,需要在题目上做一些改动。
二是加强文章逻辑。建议大家进一步体现文章结构的立体感和层次感,避免平铺直叙。可以借助于两种思维,第一种思维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即what?why?how?对应的是问题、原因和对策。第二种思维结构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即why?what?how?对应的是价值论证,即研究的主体,研究的结论,经验及问题改进。
三是加强评价研究。提出两个建议:一是需要在评价领域要回应这些问题:为什么要评?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评了之后怎么办?二是要加强评价工具的开发,。
四是改进语言。青年教师们的语言非常鲜活生动,这是优点,建议也要尽量向学理化的语言靠拢。
中肯的建议之后,王中男博士后给大家带来了《文本重复率检测:认识与应对》的微讲座。她从WHY、WHAT、HOW三个角度介绍了文本重复率检测的意义、方式,并举了生动的案例进行说明。如何审视文本重复率检测?王博士后又从非功利性层面、功利性层面等方面对学员们提出了三个重要的提示:合乎规范、借用思想和技术处理。相信这样的实用又有高度的讲座能提升学员在学术规范方面的意识,培养自觉抵制学术不端的行为习惯。
交流活动的最后,浦东教发院学校发展中心副主任王丽琴老师也进行了点评。她充分肯定12位学员的论文交流质量:1.选题精准、概念明晰;2.普遍有了实证研究意识,几乎所有老师都运用了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手段,但抽样技术和统计分析手段有待提高;3.实践研究指向明确,策略有创新,各种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工具研发意识强;4.研究初见成效,有依据,有反思,但关于成效部分的撰写需要进一步追问考试科目的成效如何呈现?离开考试成绩,用什么来表述我们的成效?以及反思与启发到底如何写深写透?
王老师还恳切地建议大家以后发言要尽量脱稿,尽量起到TED演讲的锻炼效果。
本次交流活动后,青年教师科研培训班的各位导师将进一步对学员进行成文指导。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最终的研究成果。
供稿:学校发展中心 赵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