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习经历 落实学科素养
----记浦东新区初中生命科学第八周教研活动
发布人:俞大海
发布日期:2019-10-29
浏览量:32080
2019年10月21日,浦东新区初中生命科学学科教研活动在东昌南校举行。本次活动由学科教研员宋华英老师主持,围绕“关注学习经历,落实学科素养”这一主题展开,分为教学研讨课展示、项目化学习分享和研讨交流三个环节,区内共有65名教师全程参加。
环节一 授课观课——《循环系统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课堂教学
教学研讨课由东昌南校的马昕宇老师执教,内容为《循环系统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这是一堂抽象、学习难度大又处于教学单元中关键位置的课。在课上,马老师首先以复习内环境基本内容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以复习的形式将前后课程相串联;紧接着用图片的形式提出内环境稳定需要的多个系统,引出血液循环系统,通过问题的层层引导,让学生一步步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及部位;最后总结血液循环系统在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深化本节课的主题。

环节二 学习分享——“未来之城”项目化学习
进才实验中学的王娅老师结合2018-2019年“未来之城”大赛的参赛过程对如何开展项目化学习进行了分享。王娅老师首先介绍了跨学科背景,并提出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跨学科案例的研究受到重视。紧接着对未来之城大赛及其理念进行了简介,使老师们对未来之城比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以进才实验中学Utopia队的参赛过程为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海绵城市、生态缓坡、下沉式绿地等概念,阐述整个城市无论如何设计都是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离不开地理、物理、数学等各学科的综合分析,更离不开生命科学尤其是其中生态学知识的深入挖掘,最后总结跨学科教学对教师、学生的各方面素养的促进作用。
环节三 研讨交流——现场教师的感悟与点评
在观课、项目化学习后,马昕宇老师进行了说课和反思,老师们就参加活动的学习体会和个人执教的经验,对如何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如何基于生活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体验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交流。多位老师肯定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赞赏了马老师细腻的教学风格,同时也对本节课的资源、技术、学习组织等多方面提出了有价值的改进意见。
最后,教研员宋华英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宋老师在发言中同样肯定了马老师的教学,梳理了马老师对教材中图文素材的处理和使用方法,同时引导老师们关注马老师教学中“问题导向式学习”的鲜明特点,通过问题层层递进、层层引导,逐步导出预设的各个知识点,实现了师生活动的交融,使整节课呈现出流畅的整体感。最后宋老师指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生命教育的意义和知识获取的方式。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