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2日下午,浦东新区初三数学“基于标准、整体分析、精准把握、提升效益”的主题教研活动在江镇中学举行。全区“强校工程”学校、自主报名的初三数学教师和第四期双名工程王平基地的导师、学员参与了本次活动。
上课说课
江镇中学金珏老师、新云台中学周文华老师和施湾中学胡圆老师分别展示了基于教研活动主题的公开课。以相似内容为主,三位教师的切入点不同,分别从教材中选取复习素材,构思教学内容,并在课中有效落实自己的教学设计,给参与活动教师带来了很多启发。
金老师以子母三角形为背景,从基本的边角信息开始研究,再以动点切入,通过四个变式,帮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总结出相似三角形中等积式证明的基本方法,同时使学生学会在复杂图形中提炼出基本图形,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
周老师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出发,对教材中三角形内接矩形的例题进行了引申拓展,设计的题组起点较低,小步推进中反复强调解题的方法和细节,兼顾了基础偏弱学生的学习需求,小结时提出该题组还可以用面积法解决,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课后自主研究的方向。
胡老师从图中判定条件的添加、对应关系的不确定着手,以基本图形为载体,通过不断改变动点的位置,引导学生会结合条件,依据不同的对应关系合理地进行分类讨论,画出符合题意图形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充分感受为什么需要分类讨论、如何分类讨论以及分类讨论的注意点。



课后三位老师分享了她们的教学设计说明。胡圆老师表示分类讨论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数学思想,平时教学中应该不断培养学生分类的思想;周文华老师表示内接矩形这一问题是相似三角形性质中的一个典型例题,值得我们深度挖掘与思考;金珏老师表示选题素材应来源于教材,要依据学情,精准把握,查漏补缺。



评课交流
沈惠华老师投影给出了三份教学设计的选材出处,并提出我们要基于标准,基于学情,立足教材,通过变式、重组、拓展等手段充分挖掘并发挥例习题所蕴含的丰富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浦泾中学刘伯龄老师认为胡老师的这节课的意义不仅在于题组的解决,而在于该题组所涉及的图形、方法就是中考18、23、25题拆解后的基本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中等学生解决几何综合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傅雷中学李鑫老师认为周老师的这节课给人“扎实”感觉,细节处理到位,每个问题解决的同时都有教师相应的板书规范地呈现在黑板上,随着后续问题的推进,逐步累加并完善解题过程,教师语言表达准确,善于引导,对学生容易忽视的关键点能及时关注并适时点拨。
唐镇中学顾晓琴老师认为金老师的教学设计像在搭积木,由子母三角形入手,通过变换动点的位置,设计问题,坡度合理。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并适时点拨,优化解题思路。教师的规范书写以及学生作业评价,给学生几何综合问题的规范书写提供了模块化的积累过程。
第四期双名基地导师王平老师和我们谈了初中与高中数学的衔接与差异。王老师指出欧式几何的教学任务主要在初中完成,在教学几何证明的过程中教师能强调步步有据,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很有帮助,但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更高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解题过程,把握解题中的关键节点,为学生明确解题的方向。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为一线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如何基于教材、学情分析,对教材例习题进行再设计提供了模板。沈老师进一步指出教师教学预设要系统、完整,但实施时不要贪多求快,要根据学情适度拆分并逐步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不要过于强调使用基本图形,而是要善于培养学生通过审题,在充分分析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分离基本图形,这样积累的解题模块才是有意义的。此外,还要充分关注复习课的育人价值,尽可能的利用各种策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沈惠华
上海市江镇中学 金 珏
上海市傅雷中学 李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