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提升素养 劳动创造幸福 技术实现梦想
浦东新区教学展示周高中劳技学科专场活动报道
发布人:俞大海
发布日期:2020-11-17
浏览量:14555
11月16日,以“立德树人·文化塑人·学科育人·改革出人”为主题的浦东新区高中劳动技术学科教学展示暨研讨活动在浦东新区洋泾中学举行。上海市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吴强专家、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中劳动技术学科教研员胡少舜、浦东新区高中劳动技术学科中心组及见习教师基地教师代表,以及上海市洋泾中学校长王海平老师等共有18人出席了现场活动。研讨活动由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劳动技术学科教研员胡少舜老师主持,活动同时进行了在线直播。
本次研讨活动以教学展示、教研员微论坛和专家点评与微报告的形式展开。首先,上海市洋泾中学徐娟老师进行了“数字比较报警器”的教学展示。徐老师通过创设学校疫情防控人数预警的问题化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劳技学科所学知识进行电路设计,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提升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引领学生经历“观察交流→生活需求→实验探究→设计制作”的过程,给学生带来惊喜、挑战和收获,在活动体验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展示之后,教研员胡少舜老师以“面向体验和建构、打造劳技课堂的‘真’学习”为主题展开了微论坛,与会专家与老师交流了听课后的收获与启示。胡老师微论坛聚焦“真学习”,以面向体验和建构为出发点去打造劳技课堂的真学习,论坛覆盖“创设问题化真实情境”、“搭建学习支架和台阶”和“体现学科特色”等关键词,针对高中劳动技术学科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积极优化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所作的思考和探索等问题充分交流。最终大家达成共识:教材知识的项目化实施和大单元设计理念是活力课堂的基础,教学设计的精准化思考是活力课堂的关键,活动过程的学科特征是活力课堂的根本。
最后,吴强老师对教学展示和教研员微论坛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徐老师本堂课为一堂优质展示课,然后以一个个精彩的案例揭示了课堂变革的走向、关键问题和做法,并对如何开展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精准的指导,为即将实施的新教材教学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本次研讨活动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的示范与辐射功能,将课堂工程的教学成果继续扩大、走向深化,引领学校教师共同探讨了高中劳动技术课堂教学内涵,基于标准构建高效而充满活力的课堂,促进了课堂教学的转型发展。
拍摄/供稿: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陈向东
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 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