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下午,在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举行了初中科学教研活动专场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员姚霞主持,主题是“基于科学大观念的探究教学”,初中科学中心组、骨干教师团队及部分科学教师代表参加了现场活动,其余教师在钉钉群通过观看直播和发帖留言的形式参与活动。
活动环节一 教学课例展示展示
祝俊风老师以《生命的诞生与成长》为单元进行设计,本次活动展示了第一课时。祝老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创设和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带着学生从分析性细胞形态结构的异同开始,逐步分析受精作用、胚胎发育过程,体验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感悟生命的奇妙,珍爱生命、感受关爱,给与会者带来一节印象深刻的精彩展示课。

活动环节二 学科微论坛
教研员姚霞老师首先以“科学大观念视野下的探究教学设计”为题,围绕科学老师最关心的“为什么要在科学大观念视野下审视探究教学设计”和“如何在科学大观念视野下设计探究教学”问题展开论述。姚老师认为要在科学大观念视野下设计探究教学,首先要遵循一般探究教学的基本流程,更要提炼背后的科学大观念是什么,并要在具体的教学设计环节寻找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高级教师周雯老师、浦东外国语学校东校李峰杰老师和陆行中学北校副校长潘玲丽老师就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微报告。
周雯老师围绕“科学大观念理念下的单元教学分析”这一问题,以祝俊风老师本节课展示课所在的《细胞与生殖》单元为例,介绍了确定单元核心概念的一般方法;李峰杰老师以“运用思维冲突设计学生活动”为题,结合祝俊风老师的本节展示课,提出在学生原有经验与学生需达到的大观念之间需要建立桥梁,这一桥梁可借助设计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的活动实现;潘玲丽老师围绕“探究活动的结构化设计”主题,分享了对探究活动如何进行结构化设计的基本策略,对祝俊风老师的展示课做了另一角度的解读。
随后,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校长仇虹豪老师以“基于跨学科理念的项目化学习实践”为题,分别以“我的第一本书”微项目化学习、“自制酸碱指示剂”项目化学习和“我和蜗牛交朋友”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例,分享了实验东校科学备课组以大概念为学科顶层设计的跨学科课程开发与实践。
有不少老师在钉钉和微信学科平台针对本次论题提出了一些问题,现场选取了1个问题由李峰杰老师进行现场回答,其余问题则将在网上继续开展讨论。
活动环节三 专家点评
最后,普陀区初中科学教研员印兰老师对教学展示和微论坛进行了专家点评,印兰老师对本次教学展示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印兰老师认为,区域展示活动的顶层设计,充分显示了学科教研员的专业能力;学科核心团队的深度参与、精磨细研,充分体现了学科团队的合作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真实探究,充分反映了教师对基于科学大观指引探究教学的理解。
本次教研活动“主题鲜明、结构精致、探究真实”,坚定了浦东初中科学教师继续坚持在科学大观念指引下探究教学的决心,以真正“将素养落实到教学中”。
拍摄/供稿:姚霞 邢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