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恰逢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2020年11月17日13:00,浦东新区第十一届教学展示周暨美术学科教学展示活动在上海香山中学准时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立德树人·文化塑人·学科育人·改革出人”为主题。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特级教师、浦东新区美术教研员瞿剑宛老师主持,嘉宾代表上海市特级教师、奉贤区美术专家钱雪锋老师受邀莅临展示现场。除现场观摩以外,本次活动还以“钉钉在线”形式向全区广大美术教师进行全程直播。
本次教学展示活动分为:教学展示、专家点评与微讲座三个流程。

第一个环节:教学展示
来自上海市香山中学的宋海军老师以高二年级美术公开课《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帷幕。
园林建筑是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个专业门类,它综合了建筑、园艺、美术、音乐、文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兼有欣赏性和实用性。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建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力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艺术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突出展现了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
美术公开课《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借助于PPT课件的图片欣赏、视频播放,知识讲授、提问对话等形式,在比较、讨论、反思以及适当的创意表现实践中,让学生不仅学习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形式特点、造园要素、造园手法以及造园观念等知识,知晓了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不同风格及手法,而且感受了“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理解“自然”与“人文”通融的含义,领会了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怀。
第二个环节:专家点评
特级教师钱雪锋老师对香山中学在上海市艺术教育的影响力给予了盛赞,对宋海军老师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尤其是他的科技信息素养和能力。他认为,《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这节公开课充分体现了在培育美术核心素养背景下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从教学环境创设上讲,这节课通过背景音乐与美术情境的结合进而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情境氛围;从教学内容及其评价上讲,课堂教学中对问题链、课堂细节和课后作业的设计,都是围绕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来展开,实现了教育教学与真实生活的沟通达到了在真实情境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教学目标。
瞿剑宛老师充分肯定了宋老师通过探究古典园林艺术之美、民族文化之灵秀,彰显民族文化自信,并渗透“立美育德”的思路。他表示,高中艺术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才能实现以美育促德育。宋老师的这节公开课有别于传统的高中欣赏课,不仅强化了对高中生艺术感知力和理解力的培养,而且还渗透着意境之美、自然之美、空间之美,更饱含了丰富的思想、文化、精神内容。尤其在作业设计上,让学生为香山中学设计一个有文化特点和艺术美感的校园园林草图,正是对“艺术与生活紧密联系”观念的深刻解读。
第三个环节:微讲座
来自奉贤区美术特级教师钱雪锋老师,开展了以“信息技术赋能美术教学设计的优化”为主题的微讲座,从时代诉求、国家要求和学校需求三个方面,论述了美术教学设计优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他认为,在数字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发展中,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中之重,而美育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着眼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需求,面向未来的美术课程教学应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从空间营造、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和实践,以凸显美术课程设计的创意化、数字化和产品化,从而才能真正构建融审美教育、综合实践、职业体验为一体的美术创客课程。这类课程通过跨学科的活动、项目化的运行、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让美术教学与校园、社区、社会等真实的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起来,在创作美术作品、分享成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瞿剑宛老师对教学展示和教研员微论坛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他充分肯定了《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优质展示课的示范性,也跟在场的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感悟。瞿剑宛老师提出,美术学科要形成“大美术”的概念,美术教师不仅要具备跨学科的整合能力,而且要兼具专业技能和文化审美能力,尤其要注重文化底蕴素养的涵育。
本次活动是浦东新区美术学科在新教材应用中落实培育美术核心素养的探索,是贯彻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优质课的线上线下同步展示优质教学成果的形式,不仅有助于发挥优秀教师的教学示范与辐射功能,而且有助于引导广大美术教师共话新时代的美育精神、共创美术教学的美好未来、共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供稿:周浦中学 朱志国/教发院 瞿剑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