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和交流项目化学习实施的有效路径和策略,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学校发展中心联合区义务教育阶段项目化实验学校,构建专业“共同体”,通过理论研究和扎实课堂实践共同推进项目化学习实施。2021年10月20日下午,区级重点课题《基于“共同体”区域推进项目化学习的专业支持路径与策略研究》跨校交流研讨会在浦东新区浦师附小召开。浦东教发院刘文杰副院长全程参会并做指导,会议由浦东教发院学校发展中心郑新华博士主持,参会的嘉宾和老师有《上海教师》杂志编辑黄得昊,学校发展中心部分科研员,区项目化实验校结对校福山外国语小学,福山证大外国语小学、第六师范附属小学、万科实验小学、唐镇小学、御桥小学、明珠临港小学的项目负责人。
首先,课题负责人杨海燕就前一阶段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详细交流。围绕主题《项目化学习(PBL)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综述》,杨老师从项目化学习对不同学科学习的影响,项目化学习对非智力因素层面的影响以及项目化学习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影响相关国外实证研究成果做了介绍和分析。围绕主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项目化学习的现状调研报告——以浦东新区项目化学习实验校为例》,杨老师从校长对项目化学习的价值的认识、学校实施项目化学习面临的主要障碍,校长对实施项目化学习的信念以及学校推进项目化学习的主要举措等四个方面介绍了调研结果。
浦师附小张翔老师做了《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推进分享:以“我的小百科”项目为例》主题发言。张老师从立足学科大概念,确立核心知识;围绕核心知识,设计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设计问题支架;围绕驱动性问题,设计学习任务单及评价表,串联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丰富的项目成果推进项目化学习;体现独特的教育价值等六个方面对学校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丰富实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交流。
郑新华老师就主题《“项目化学习“三化”的实践路径——浦师附小个案的提炼与思考》做了交流发言。路径一:共识化——参与教师的某种复杂情绪与认知:好奇、疑惑、盲目等混杂纠缠。路径之二:固化——基于证据驱动的教研活动中,聚焦到通过学生的学习来定位恰当的驱动性问题设计。路径之三:优化——策略的本土化实践与创新,关注学生的多样化学习与素养的培育,注重借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论证研究。
三个主题发言之后,参会的老师们结合现场的发言,就学校实施项目化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进行了交流。《上海教师》杂志编辑黄得昊老师交流了参与本次活动的感想。他认为本次活动是“教育学院与学校”共同体的研究展示,体现出非常强烈的问题意识,提供了丰富的问题包。希望参与研究的老师能够从区域层面和学校层面总结和提炼优秀的经验和成果,并积极发表。
活动最后,刘文杰副院长做了指导和发言。刘院长首先高度肯定本次活动的形式和效果。与大规模的教研和培训相比,本次展示是一次小规模的、精品化的教育科研活动,具备沙龙和工作坊的双重特点,参会的成员互相培训和启发。第二,浦东新区面上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态势、形式可喜,学校高度重视,背后有我们的制度设计和理念做支撑。科研部门在区域推进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小规模推进时要起到“引领——先行——探路”的作用,大规模推进时,科研要“专业助力,持续推进”。最后,刘院长针对大家现场提出的“已有的活动项目如何升级和迭代成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与STEM、STEAM、创客的区别”、“创造性问题解决与驱动性问题设计与解决”等话题进行了回应和指导。刘院长指出,开展项目化学习要建立课程和教学两个领域的概念,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教与学领域的概念。针对已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知识碎片化和学科孤岛等突出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项目化学习是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做好准备。刘院长的指导站位高,指导性强,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化实施的方向和路径。
供稿:杨海燕
供图:浦师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