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文本解读与作业评价研讨
浦东新区高中历史在线教研简讯
发布人:张伟平
发布日期:2022-03-24
浏览量:3720
2022年3月23日,浦东新区开展了“‘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文本解读与作业评价研讨”主题教研活动,120多名教师云端互动研讨,助力线上教学。活动分为四个环节,从教学、教研到经验分享与交流,历时三个多小时的研讨,给与会者留下了较多的启发和践行路径。
首先由南汇中学季燕波执教《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研讨课。季老师从中央集权制度对地方基层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出发,提出具有递进性的一系列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和教材中的史料,梳理教材上的“户籍制度演变、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三个子目下的核心内容,建构知识体系和历史发展的逻辑,阐明历史发展趋势,并基于唯物史观的思考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最后季老师以习总书记“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的论断进行课堂小结,将历史与时代进行了有机融合。
南汇中学张晓蕾老师做《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以<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为例》报告。项目化学习是学生运用所学、基于情境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非常有利于“双新”形势下,达成“双核(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的目标与任务。报告中张老师就如何在生活情境、学术情境、历史场景型情境、跨学科情境等情境下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驱动性问题,促使学生深入开展探究,结合案例做了介绍,给与会者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紧接着,教研员吴广伦对两位老师基于“双新”背景下的教学与教研探索给予点评和指导,并从资源使用、内容处理、教学组织、作业评价等方面对在线教学提出了建议和指导,着力于提高在线教学的课堂效率,做到教学练的有效衔接,提高教学质量。他建议区内历史老师在线教学要遵从教学的“四有(有目标、有任务、有计划、有组织)”要求,遵守教学计划和进度,关注区内外教研信息和动态,设计与教学要依托“双新”,聚焦“双核”,重视文本解读,融贯历史,建构体系,揭示逻辑,千方百计的提高教、学、练的效益。吴老师对在线教学提出了要求,要把更多精力用在备课和设计作业上,坚决避免以练代教,以考代练现象,倡议考试和评卷不超过两课时。同时,吴老师对近期线上教学的一些常规工作做了布置,教研员开展在线听课,征集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两个发展(教师和学生)”。
最后由高中历史空中课堂中心组的老师分享文本解读的思考和实践,交流线上教学作业布置和批改的做法和思考。实验学校佘文骅老师以工业革命影响为案例,示范了如何融贯5本教材的文本解读和作业设计,通过分析对比,发现统编教材不仅强调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更强调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影响,实质上更是一场社会革命、世界革命。南汇中学包克林老师主要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探讨文本解读的基本路径与方法,他先从历史的本质、历史的发展、历史的主体出发将唯物史观的六个主要观点相串联,然后通过市调研卷的最后一道大题“革命的全球旅行”,向老师示范了如何“物质的看、历史的看、辩证的看、人本的看”,以达到多层次多维度的解读好文本。浦外李慧老师认为在线教学不管是教学,还是课后作业布置,都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她认为作业布置不在于多,而在于核心知识和素养的落实、学习能力的迁移。李老师认为,在批作业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找出典型错误的样本,也可反向增进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桥中学唐燕莉老师认为作业不拘形式,关键要做好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有机结合,甚至可以采用录音的方式。洋泾中学刘光英老师认为作业布置要围绕目标,考虑学情,作业要求要具体、明确,利用好在线平台功能,要及时反馈,做好答疑和辅导。陆行中学王葆瑜老师认为在线互动,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特殊时期的特殊教研,不仅解答“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在线教学遇到的困惑,还为教师教学和专业成长提供了基本的路径和方法。聚力教研,引领成长,相信大家合力前行,定会收获线上教学的硕果。
供稿:王妤 吴广伦
审稿:刘文杰 兰保民
编辑:张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