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浦东新区各校在线学习工作的稳步推进,如何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切实提高在线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已成为目前在线学习和在线教研的关键问题。而项目化学习倡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开展学习,我们是否可以借助目前在线居家学习的环境,去推动一个项目的生成与落地呢?根据浦东教育局义教处的要求,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实验学校积极开展“居家在线环境下的项目化学习实践与研究”,不断探索在线教学新模式。浦东教发院项目化学习管理组将聚焦重点,系列推送,有序呈现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实验校的工作推进经验和亮点。
素养视角 指引实践
3月26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组的老师们再次聚首云端,对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现代诗”这一项目的阶段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姚老师开启的项目主题为《让童心童趣在创诗中翱翔》,她带领学生总结现代诗的特点,并将此作为指导学生诗歌批注的工具,搭建起了摘抄、仿写、自创这三者之间的桥梁,使三者前后形成勾连的整体;胡老师设计项目《用诗歌钥匙 打开心灵之门》,在指导学生仿写交流环节中,通过对学生仿写诗歌的对比交流,引导学生建构了创作与摘抄的诗歌之间的联系;顾老师在实施项目《轻叩诗歌大门 走进诗情画意》时,对诗歌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个循环、递进式思考,把诗歌学习方式及特点、摘抄、批注、仿写四者间建立了有机循环联系。这样的教学引导模式,使得同一个学生的作品有了不断地迭代升级。
整个项目,老师们都能聚焦于摘抄、仿写和创作三者间联系展开讨论。学生们不仅关注了汇编作品,更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可视化的过程,学校将反思实践经验,继续深化研究,将学校的项目化学习做细、做实,将继续立足课堂、关注学生、研究学生,做好项目化学习的思考着、实践者、变革者。
云端聚智 打破学科壁垒
课程即生活,生活即课程。在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时期,建平西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小组成员带领部分学生线上开展了一项以“建西防疫大作战”为主题、基于生活情境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老师们尝试打破学科壁垒,设置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究、深度学习。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以线上调查结果为依据,生命科学学科的郭洪伟老师带领学生完成入项活动,组织学生把防疫作为一个要完成的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除了规范个人防护,还可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宣传,帮助其他同学弥补在疫情防控方面的不足,为防疫助力。物理学科的宋维涛老师带领学生根据新冠病毒的大小和传播途径探究医用外科口罩的防护原理,在此基础上规范口罩的佩戴方式,诠释了科学防疫的重要性。数学学科的唐晓雯老师设计了一节关于数据防疫的课程,引导学生探究病毒传播模型、新冠疫苗接种率与建立免疫屏障的关系,凸显数据在防疫中的重要作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王静老师组织学生结合新冠疫情防控中相关具体的素材探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增强学生权利义务观,提升法治意识,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防疫助力。语文学科张新星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新闻知识,通过采访身边的抗疫工作者,撰写新闻通讯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现实生活的习惯,理解并感悟抗疫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经过这段时间的线上探索,建平西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线上实践仍在改进和完善中,老师们也将对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进一步优化,找到更好的实施路径,创建能促进线上项目支撑,坚守项目初心,沿着项目化学习道路继续探索实践!

借“线上平台 ”研训 助“项目设计”升级
学不可以已,教不怠于心。2022年3月24日下午,明珠临港小学全体教师相聚云端,开展项目化学习专题培训。老师们围绕《项目化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与优化》这一主题,就“项目化学习实施的相关背景”、“什么是驱动性问题”、“驱动性问题地设计”及“驱动性问题的优化策略”这四个版块展开培训。
老师们通过对实际案例对比,寻找驱动性问题设计中存在的漏洞,提出优化驱动性问题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如:加入聚焦核心概念的情境、加入高阶认知策略;个性化设计,即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经过主题讨论,老师们明确了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是项目化学习的核心之一,它作为一个起点决定了整个课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同时也是整个项目进行中学生学习和探究方向的准绳,更决定了最终成果,在观点的碰撞和融合中,每一位老师都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线上培训 融合研学
2022年3月4日和3月19日,南码头小学“PBL团队”的成员齐聚一堂,分为四个学习共同体团队,围绕《项目化学习的选题设计》和《项目化学习的评价设计》开展了两次项目化在线专题培训研讨活动。
刘爱武老师指出:项目化学习的选题要来源于课程,来源于生活,可以利用现有的学科教学内容或者综合实践活动创设主题单元,将学生需要解决的驱动问题、扮演的角色、将经历的主要活动过程以及最终创建的项目成果作为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并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加以实现;王巍老师借助ClassIn平台搭建云端“智慧教室”,为老师们具体介绍了项目化学习的评价设计,她由项目学习的特征引申到项目学习评价的特征,结合具体的项目案例向大家介绍了评价策略与评价目标,并重点讲解了评价量规的框架设计。
随后,各组紧紧围绕培训主题,就项目的选题思路、课程架构、组织实施、项目成果的评价量规等关键要素进入互动讨论活动,相关教师再次修改优化项目化设计。老师们对项目设计和项目评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今后扎实、有序开展项目化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在线教学的特殊时期,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推进工作,不但要持续关注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目标,力求“减负、提质、增效”,更需要在实践中帮助学生解决在线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温情护航,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提升在线教学的品质!
供稿:陈久华
审核:刘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