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3日下午,浦东新区高二英语教研活动以在线方式开展。本次活动由浦东新区教发院高中英语教研员谢忠平老师主持,由华东师范大学英语基础教研室主任、口语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音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刘森教授做主题发言,发言主题为“基于CSE解读英语口语能力及评价标准——以上海高考口试为例”。
首先,谢忠平老师从近几年雅思等国际性考试中呈现出的学生口语成绩不甚理想之现状和平时在课堂观察中发现的学生口语表达中逻辑性不强,缺少辩证思维等问题,说明了设计并举办此次教研活动的原因。接着,谢老师根据Cooper1998年在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得出的数据,即正常人每天花费在各种形式的交际上所使用的70%的总时间中,其中,32%的时间以说的形式,42%是以听的形式(听说活动占据74%),表明了人类在语言交流中听说形式所占的比例之大,因此要学习一门语言并且能够使用之进行有效的交流,听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接着,谢老师又从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的研究中,进一步阐述了在获取或传递信息的过程中,38% 的语音(如语调、语速、语气等)和55%的体态语作用,并要求在听说教学中不仅需要保持听的输入与说的输出之间的平衡,而且还要关注看与阅读,甚至是感受不同环境中的气氛并习得之内容,尤其是文化的输入与输出。
而后掌声请出了刘森教授,刘森教授的讲座从第十六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许吉如的演讲视频开始,许吉如的演讲主题为Faiththat changes our life,刘教授在播放视频后提出五个问题:
What have you seen?
What have you learned?
What is the specific purpose of the speech?
What is the central idea of the speech?
What i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peech?
老师们在线上积极与刘教授互动。通过这篇演讲,老师们学习到叙事的组织方式有以下几种:chronological order, spatial order, problem-solution order, topic order。刘教授特别强调,这篇演讲将几种方式进行了合理的运用,达到了很好的演讲效果。
基于这篇演讲,刘教授引出oral expression ability的概念,根据CSE的官方解释,它指的是“... the ability to effectively perform the task oforal communication and achieve communicative goals by appropriately applying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口语能力主要包含六个维度:oral description, oral narration, oral exposition, oral instruction, oralargumentation, oral interaction. 刘教授再次以许吉如的演讲为例,对六个维度进行了具体分析。
口语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教授从宏观的视角解读了language ability的具体内涵:“Language ability is the ability to interpret andexpress the intended meanings that learners and users of English exhibit whenthey perform language use tasks in a certain context or situation by applyingtheir linguistic and non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通过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入手,分别是language comprehension, language expression, pragmatic ability, linguisticknowledge,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language use strategies.
接下来,刘森教授向各位老师介绍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SE(China Standards of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刘教授强调,作为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CSE对现有的英语测试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刘教授首先向大家展示了CSE中的英语能力等级,能力描述框架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用能力、语言知识、翻译能力和语言使用策略等方面,接着,刘教授指出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接下来,刘教授明确口语交流具有interpersonal和transactional两个目的,再结合speech chain中的要点,即口语交流是心理——行为——心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口语技巧时,务必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注重语言的形式;有效的互动以及学生的接受度等,其中刘教授结合演讲视频,强调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词汇和语法等功底尚有待提高,因此对于他们而言,简洁凝练的语言形式可以更好地体现其语言能力,不必要一味地追求词汇和语法的高难度和复杂化。然后,刘教授介绍,口语交流具有即时性(real time)和自发性(spontaneity)两个特点,而且对于大部分的演讲者而言,即时性是比较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在设计口语活动时要注意以下方面:目的性、互动性、挑战性、真实性以及价值观导向等。接下来,刘教授分析了上海高考英语试卷中听说测试的每一种题型,细致入微地分析了题目的设计意图、考察的能力以及一线教师的应对策略,此外,刘教授还指出,上海高考英语的听说测试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终结了“哑巴英语”时代侧重笔试的做法,使得上海高考英语能够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在讲座的最后,刘教授总结了如何帮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说话者,即磨练技能、改正错误、重塑信心。教授强调,一线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以及自信心的提升,因为一位好的演讲者除了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之外,从容的神态、自信的笑容才是一段“养眼、养耳、养心”的口语表达的秘诀。
讲座结束后,谢老师进行了总结分享。首先,谢老师指出这是一次“犹如及时雨一般”的讲座,刘教授以许吉如的演讲导入,解释了语言能力的内涵,深入分析了口语能力的维度。此外,刘教授将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和测试的维度和CSE进行对标,从上海高考的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分析了听说测试背后的理论依据,更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干货满满的应对策略。谢老师强调,我们要时刻牢记理论武装对一线教师坚守教育本真、追寻育人理想的重要性,深入研究教育理论和不断探索教学实践是一名教师终身的职业课题,今天刘森教授的讲座无疑为这一课题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后,谢老师使用了故事性和哲学性两个概念,解决了某些教师在腾讯会议对话框中提出的对冠军选手演讲稿中所呈现的空间概念的困惑。谢老师指出,故事,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的事或想象的事,冠军选手许吉如从平时的兴趣爱好中得到启发,正如她所言,她喜欢听带有故事特征的歌曲,比如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一首响彻大江南北的歌,是因为我们听到了这首歌背后的故事,被深深吸引和打动。又如2022年冬奥会主题曲《雪花》,那是另外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如果说前面类型的故事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话,那么后面讲述文化自信类的故事,则是精神上的洗礼。此外,老子的道家思想“大道至简”也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她的演讲设计中,体现的是“无欲则刚,无为而不为”。
在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许多一线教师面对新增加的听说测试,往往感觉“力不从心”,但是,谢老师组织的主题研讨,从根本上解决了一线教师面对的“听说难教,口语难学”的问题,虽然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教研活动,但是很多教师都表示意犹未尽。刘森教授的讲座从实际问题出发,理论新颖,操作性强,与会教师都表示如沐春风,获益良多,期待日后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分享。
供稿:谢忠平 张薇 王子璇 王丹
审核:刘文杰 兰保民
发布:张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