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5日下午,第二届浦东杏坛分论坛一——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浦东实验区建设暨浦东新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隆重召开。分论坛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线下会场设在在浦东新区外事服务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主任顾小清教授、浦东教育局张伟副局长,教发院李百艳院长及基层学校校长代表现场出席了会议。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项目校长、教师;浦东新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校长、浦东各中小学学校的信息化分管领导及信息科技学科教师们线上共2300多人次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发院李军副院长主持。
浦东新区作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实验内容之一是区域推进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区域通过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课题及建设项目两个抓手,从学术研究及试点实践两个层面深度推进实验内容,本次论坛活动分五个环节。
首先是教育信息中心谢忠新主任对于区域推进“面向计算思维的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整体相关工作的汇报。谢主任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十个方面层层在展开,分析了浦东人工智能教育开展的困难现状,计算思维的核心,模式、资源、平台、硬件的区域部署,以及后续的工作计划,汇报了浦东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区域层面整体的思考和路径。
学校实践分享环节请浦东三所学校的领导交流学校层面推进人工智能教学的探索。福山外国语小学王斌华副校长分享了“体验中感知思考中前行”主题的人工智能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与思考,学校开展了教师培训,创建人工智能教学环境,面向两个年级的学生分四个板块:体验感知,思考探索,动手实践,知识拓展,基于四个环节开展注重体验的教学实践,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实验东校仇虹豪校长做了“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人工智能项目设计与实施”的分享,学校将项目学习模板化,提供了标准的操作,确保项目式学习和实施得到质量的保障。基于学校良好的人工智能资源环境,开发了校本化的人工智能项目活动,从问题出发从入项、探究、制作、评价四个环节开展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成果显著,师生获奖覆盖面广。张江高科实验小学陈齐校长交流了“基于学校科创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学校依托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因时制宜,利用不同的资源将人工智能内容的学习融入到其他的学科项目中去,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学习方式推进人工智能,形成了一系列的支持机制、申报机制、评价机制等推进机制。
针对人工智能案例、论文征集活动,学校发展中心副主任王丽琴博士做了一个贴心的案例撰写辅导。王丽琴博士基于多年的研究,展示了教师的教育写作一个主轴,呈现了常见的写作的文体,文体改造的结构。王博士以许老师一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LEs)模型的人工智能单元教学设计个案分析》案例解剖,提出了案例撰写的七点建议,指出了四个误区,为老师开展科研论文写作鼓舞了动力。
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教授首先肯定了本次分论坛整体的设计,通过区域推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抓准了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契合了数字化转型阶段培养的目标,为上海、全国提供了非常好的培养数字素养、计算思维的样本。顾老师指出基于人工智能项目和资源平台,设计理念契合数字基座的理念,记录师生的数字轨迹,是数字化转型最为关键的点,是现在开展实施数字化转型当中的一个前沿性示范。
最后,教育局张伟副局长围绕着实验区的任务,建议浦东实验区构建好三大体系实现三大推进:构建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生态体系、构建贯通式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课程体系、1+N+100的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支撑体系,推进人工智能课堂建设、推进理实双向架构、推进多方合作机制,力争成为全市信息化助推教育改革的新标杆。
本次论坛活动大咖云集,先进的理念、一流的专家、多部门的参与体现了多方协同、强化联接,高位的引领、深度的智慧支撑又为后续实验区深入推进指明了方向,彰显着区域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特色。
撰写:浦东教发院教育信息中心 褚金岭
摄影:浦东教发院教育信息中心 王荣
审核:李军 谢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