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为了进一步理解与落实新课标,2022年10月17日下午,浦东新区初中生命科学学科近两百名教师相聚在云端,共同参与了“新课标理解与行动响应”系列活动二——“新课标导向下弱学力学生的学习指导”主题教研活动。活动包括专题讲座、教学研讨、说课与点评三个环节,活动由区初中生命科学教研员王娅老师主持。
环节一 专题讲座
绿川学校顾佩琴老师基于“强校工程”学校学生实际,以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了单元教学“情境”,加强了对弱学力学生的学习指导。在专题报告中,顾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对于新课标的理解,阐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授知识的方式应如何转变,并以上教版“初中生命科学”第2章第3节“基因与人体性状”单元为例,分享了通过单元化教学情境创设、指导学生在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并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方法与经验。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实的重要途径,单元教学情境的设计与运用,体现了顾老师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和实践响应,其做法值得其他学校学习和借鉴。
环节二 教学研讨
同样来自市级“强校工程”实验校的姜璐老师执教的是基础较为薄弱的随迁子女教学班,上课内容为“激素有什么作用”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以“激素调节的概念和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为学习基础,进一步了解胰岛素的发现史,学习科学家研究激素作用的思路和实验方法,初步了解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教学由辨别内外分泌腺导入,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班廷医生的科学研究史,通过iPad进行图文转换,初步理解探究实验过程设计和实验原则;在“甲状腺激素影响蝌蚪发育”的实验设计中,则完全放开手脚,让学生在iPad上进行自主探究,教师通过软件获取实时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思维开放的精彩互动中,学生尝试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成功进行了科学方法的迁移和应用。课堂实践表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教师的有效指导、适切评价,极大提高了学生对生命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点亮了思维的火花。
环节三 说课与点评
姜璐老师在说课中说明了整个教学设计构思的心路历程。本节课充分利用班廷医生的科学史这一情境,展开学生探究实验的引导性学习,而后迁移至其他激素的研究方法。贯穿全课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了课堂效率,并能帮助老师关注到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
陶琴老师从教学的整体架构角度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她认为本节课教学目标细化、情境化,教学流程很好地使用了探究性学习、图解教学法等教和学的方法,教学教态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最终帮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徐佳毅老师从教学目标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她认为教学目标应体现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一与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进行了对标式联系,建议大家要不断学习,将原来的三维目标,转化为素养目标的制定。
高贵明老师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他指出姜老师的这节课很好地利用了信息技术,进行了巧妙的信息呈现,同时,注重学生参与过程的展示,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刘瑜老师认为本课引导学生从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指导学生主动获取证据、作出判断。同时,重视在课上进行的探究报告的完成和交流,最终很好地达到了发展科学思维、提高探究能力的效果。
最后,王娅老师肯定了顾老师对新课标理念的深度理解和探索应用,高度评价了姜璐老师的课堂教学,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科学探究方法的类比和迁移应用是本节课的两大亮点,鼓励浦东生命科学教师立足新课标、把握新方向,并在基于个人特色、落实行动响应的过程中,关注弱学力学生,夯实基础教学。
供稿:新云台中学 姜 璐
浦东教发院 王 娅
浦东教发院 宋华英
审核:姚霞 徐颖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