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1点,在教研员胡根林博士的组织下,浦东新区全体高二语文教师开展了线上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区中心组成员、进才中学董熔炉老师主持,主题是“第三单元教学解读与教学建议”,主要包括微讲座系列和研讨课系列。
首先,由区中心组成员、浦东复旦附中分校王欣悦老师为我们带来关于第三单元教学解读的微讲座。王老师结合课标和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小说单元教学的五个基本抓手:任务群关联、文学鉴赏理论、作家作品风格、课堂活动设计和虚构与写作。在活动设计部分,王老师提供了一些便于操作的课堂活动,比如文体互改,以此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的分析,进行创意表达。又如,基于第三单元的四篇选文设计一套明信片,需要学生在通读、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明确明信片的主线或主题,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确定明信片的具体内容。王老师的讲座,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具体的细节分析,还有颇具特色的活动安排,对我们很有启发。
接下来是区教研员胡根林博士的讲座。胡博士认为,课堂教学行为背后隐含的是老师观念和认知,每一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聚焦于两个原点问题的解决:现在的语文课堂和以往的语文课堂有区别吗?选择性必修的语文课堂和必修的语文课堂有区别吗?接下来,胡博士针对本单元的选文特点进行分析。他指出,本单元的四篇选文都是国外的小说,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与学生之前接触过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联系之前所学的内容。此外,小说教学需要思考小说的观念,注意解读的视角,西方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在叙述内容、叙述视角、叙事方式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区别,在教学中应当把握这些差异。接下来,胡博士对第三单元进行了课标、教材的解读和教学指导,明确了每一课的学习重点,提供了几种不同的单元整体设计思路。在讲座的最后,胡博士对讲座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作出尝试性回答。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语文课堂与以往语文课堂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组织方式,以追求综合效应为教学目标。选择性必修与必修教材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以专题研讨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以专题研究、比较研究、跨学科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教学目标则指向对学生初步学术能力的培养。胡博士的讲座高屋建瓴,引导我们思考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给我们的教学指引了方向。
以上是讲座系列部分。研讨课部分是由浦东外国语学校的张怡倩、张玲老师,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的王琦老师带来的课例分享。
张怡倩老师上的是《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设计了层层深入的三个活动,由小说叙事视角与人称相关理论内容帮助学生深入阅读小说,理解狄更斯小说人物塑造和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感受19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同时,该课以叙事视角切入,其赏析小说的方法也可以运用在其他小说文本中,既是单篇精读课,也是整本书阅读的助读课,有助于学生后续的整本书阅读开展。
张玲老师的课堂以探讨《百年孤独》中“孤独”的表现与意义为重点,设计三个教学活动,首先借助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孤独的表现及原因,接下来,围绕“食土症”、“失眠症”、“失忆症”等魔幻情节,结合补充阅读材料,明确三种症状的象征意义,感受《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以及象征性情节所体现的民族性的孤独。最后,结合拉美历史文化背景,探究马尔克斯写作意图,思考“孤独”之于人类的意义并进行讨论交流。
王绮老师立足《复活》这篇课文,通过排演和拍摄课本剧的方式,带领学生研读文章中的心理描写,梳理聂赫留朵夫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变化轨迹,分析人物性格与形象,探究小说主人公“复活”的可能性。课本剧主创同学的分享极大地调动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大家更直观感受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心灵辩证法”。
本次教研活动立足于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既有以讲座形式对整个单元高屋建瓴的指导和分析,又有以研讨课例形式的评析与分享,展示了立足于“双新”的新课堂、新教学丰富多样的思路和形态,让大家受益匪浅。相信在区教研员和中心组的引领下,浦东新区更多的教师在“双新”探索和实践中结出更多的硕果。
供稿:浦东教发院 胡根林 / 杨思高中 杨露 / 高桥中学 张芹
审核: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