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将进入尾声,加上遭遇复杂的疫情,第二十七期浦东新区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在艰难跋涉中,迎来了第一次交流活动。班主任赵明艳老师每天在群里问询各组推荐出来的学员代表:身体感觉如何?能不能坚持?十一位学员代表给予了她坚定的答复:可以,我们能坚持!
12月29日,又是一个周四,这是青年班每周相聚的日子,在接受了一学期系列教育科研讲座式培训后,学员们摩拳擦掌,在各自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基本上都完成了个人小课题的选题、申请书初稿的撰写。如何使一学期的所学所思真正落地,如何让小课题的设计更趋完善、合理?学员秀一秀,导师评一评,这样的交流活动每年的隆冬都会发生。今年的这个下午,唯一不同的是,全过程搬到了腾讯会议上,全体学员和导师代表,隔着屏幕相聚。
班主任赵老师首先致辞,她自己也正发着高烧,仍坚持介绍了这学期课程概况,以及本次交流的准备过程,对所有学员以及克服困难承担点评的导师表示衷心感谢。学员们也纷纷通过聊天窗口对赵老师表达慰问,感谢她一学期以来的辛勤付出,祝愿她早日康复。
交流分上下两场,上半场汇报的是5位中小学教师代表,分别是来自北蔡高级中学赵冉冉老师、教发院王娅和孙翔宇老师、高行小学郦亚竹老师,以及上南实验小学程芝老师。她们的选题均紧扣当下的热点,以新课标、国家级文件等为背景,围绕教师评价素养、作业变革、项目化学习、整本书阅读等改革热点展开,设计完整,内容具体,并对研究进度有明晰的规划。整个交流过程中,眼前是学员代表精心制作的PPT画面,耳边是克服着咳嗽、气喘等不适坚持完整讲述课题要点的话语。点评导师王丽琴主任深深为大家的努力而感动,也充分肯定了目前五则课题申请书的品质。她以其中一些课题的具体板块为例,建议所有学员在完善申请文本时注意“顶天立地”“瞻前顾后”,处理好一年周期的青年班小课题与可能同时申报和承担的区级课题、单位龙头课题子课题等的关系,做好个人2-3年内研究历程的规划,并注意在内容分解中尽量避免“教科书思维”。
下半场登场的,首先是四位幼儿园教师,她们分别是来自顾路幼儿园的董改变老师、老港幼儿园的严荪佳老师、小天鹅幼儿园的毕甜甜老师、浦南幼儿园的邢玉平老师。浦东的学前领域一直以来在科研方面很有热情和实力,这批学员代表也充分体现了这方面的特点,选题涉及儿童诗阅读、科学小实验、户外游戏、说明性讲述能力培养等对象性突出、实践性鲜明的主题,研究方法的选择更趋实证性、多元性。点评导师曹鑫老师先整体上做了共性和优点的分析,再一一深入申请书文本,进行针对性的评析。她从研究问题的聚焦、研究内容的细化、量化研究和质性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等方面,针对四项课题方案分别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改进建议,为老师们进一步完善研究设计提供了参考。
最后压轴的,是因身体尚未康复只能用视频的方式参与的学员福荣老师,来自金桥中心小学。从视频可以看出,她的选题很有特色,涉及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前任务的设计与评价策略,体现了青年班学员立足本职工作、基于课堂教学来开展行动研究的总体特征。
正如老一辈科研指导者李忠先生总结的,浦东新区的青年科研班之所以能坚持27年不中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科研人才,其中坚持“实践式培训”是重要原因。青年教师的课题可能还比较稚嫩,从规划到下学期的落地,以及最终成果的达成,还需要导师手把手地继续打磨、同组伙伴的砥砺互助。但我们相信,只要他们继续保持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态度,并乐于、善于从交流、指导中吸取对自己有启发的观点、思路,这一届科研班的培训效果一定会一如既往,在2023年收获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温度的青年教师科研“代表作”。
整个交流从一点开始,延续了将近3小时。临近尾声时,学员们纷纷在聊天区表达对同伴、对导师、对班主任的感谢,以及对2023年的期盼。这些有温度的话语,让我们坚信,明天会更好!
供稿:王丽琴 曹鑫
审核:王丽琴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