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徐来,暖阳普照,教研花开。3月20日下午,浦东新区初中科学和生命科学第六周联合教研活动在周浦实验学校顺利开展。本次教研活动通过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教学衔接实践,呈现了主题为“新课标视域下学科观念的养成与进阶”的思考。本次活动由浦东初中科学教研员姚霞老师和生命科学教研员王娅老师联合主持,教研员宋华英老师及全区近30位教师参加了线下活动,其余教师将在区教师研修网参与线上研讨。活动全程包括教学研讨课、教学说课、微讲座等三个环节。
环节1 教学研讨课
周浦实验学校的武李茜老师在科学课《人类的呼吸》一节中,确立了由宏观到微观的教学思路。武老师带领学生体验呼吸运动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胸腔动态实物模型、胸腔模式图及结构简图,用模拟装置模拟呼吸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分析气体能够进出身体的原因、描述吸气和呼气的过程;接着,武老师借助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认识肺泡的结构特点,并用磁扣模拟肺部气体交换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肺部气体交换的具体过程及相关原理。武老师带领学生先后两次构建模型,培养了学生运用模型描述相关结构及变化过程的能力,使学生体会了人体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学科观念。
同为周浦实验学校的刘爽老师在八年级开展了生命科学展示课《花的结构与功能》。首先,刘老师以学生们拍摄的花朵图片及学生们对花的初印象导入新课。紧接着,由对油菜花形态结构的整体观察,到对油菜花进行解剖及结构分类,由整体到局部,帮助学生们了解油菜花的结构和功能,体会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学科观念。在“花蕊的结构与功能”部分,通过两个小活动“探究雄蕊的结构与功能”与“探究雌蕊的结构与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了雄蕊和雌蕊与繁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学科观念。同时,刘老师借助贴图活动,分步构建了花的结构模型,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环节2 教学说课
在本环节,教研员姚霞老师首先对本次联合教研活动作了主题阐述。姚老师对比了科学、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异同点后,指出情境是养成学科观念的有效路径,学科观念是开展情境教学的理论指导,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而科学和生命科学课程的衔接点不仅仅局限于情境知识,还有思维方式、探究实践、情感体验等等。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实践展示,引领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标,体验不同阶段课程的有效衔接及循环渐进。
接着,武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板书设计及学习单等角度,详细阐述了《人类的呼吸》一课的改进和反思;刘老师结合教学流程图对《花的结构与功能》一课整体框架上的调整和优化做了解释和说明。经过调整,两位老师均更清晰地厘清了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课堂中逐步渗透了学科观念,同时强调了先宏观再微观或是先整体再局部建构模型的科学思维。
环节3 微讲座
浦外东校的李峰杰老师开展了《新课标理念下科学观念进阶与思维发展》的微讲座,对科学观念、科学思维进行了再解读,同时肯定了武老师找出了本节课需要突破和实现进阶的核心观念,认可了武老师在落实观念进阶的过程中,构建模型、运用模型推动了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发展。
周浦育才的廖红英老师以《新课标视域下生物生命观念与科学思维的迭代养成》为主题,以科学、生命科学两门学科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教学建议等对比分析为依据,对刘爽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最终达成度做了分析和建议。
新课标视域下,科学、生命科学学科的衔接不仅仅局限于狭义的知识的衔接。我们要打破这一思想壁垒,在学科观念的养成与进阶中,去思考、摸索两门学科更多的衔接点,将我们的理念迭代更新,将我们的行动付诸实践!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王娅 姚霞 宋华英
审核:徐颖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