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浦东新区七年级英语学科第十六周教研活动分别在育民中学、万祥学校和民办金苹果学校进行,七年级英语教师参与了活动。本次教研以 “精准分析学情 优化读写活动”为主题开展课例研讨,分别由教研员单恩媛老师和中心组许秀华老师、周清老师主持,活动分为3个环节:研讨课执教老师上课并说课、听课老师基于课堂观察研讨、教研员和中心组老师点评。
一、7BU7读写结合课例研讨
万祥学校倪静老师执教7BU7 Life in the future读写结合课。倪老师通过教材文本引出主题,激活背景知识,创设写作情境,明确写作任务。倪老师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了一系列学习活动,在阅读环节,逐步引导学生获取与梳理范文的篇章结构、主要内容和语言表达,为学生运用所学完成自己的写作奠定基础;在写作输出环节,学生完成了发帖回复,分享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看法,并用随堂生成的评价量规进行自评和互评,提升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结合课例研究和听课老师的研讨,中心组许老师指出倪老师的教学设计基于英语读写结合的活动观,设计了以“学”为中心,“教-学-评”为一体的英语写作活动。从对课文的复习导入开始,引出今天的写作主题Life in the future ,并以阅读文本为依托,梳理文本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基于文本主题展开充分的想象,在写作中落实了“giving an opinion, making a contrast and showing the result”的任务。整个教学过程是以目标为引领、以评价为导向,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学习的评进行深度嵌套,有效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
二、7BU8读写结合课例研讨
育民中学的娄璟老师执教7BU8 A more enjoyable school life的读写结合研究课。娄老师在课堂上创设了情境,使学生明确写作任务。随后,从课本内容出发,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初读文本、再读文本,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的结构、内容和语言三个方面,并根据板书引导学生得出写作评价量表。学生在最后的迁移创新环节能够运用课堂习得完成写作任务,并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自评和互评,从而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结合课例研讨课和听课老师的研讨,教研员单老师指出,娄璟老师几易其稿,使教学活动更加有利于学习难点的化解,写作任务更加匹配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板书更能体现教学过程、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在课上引导学生对作业中新的写作任务作思考和交流,激发了兴趣也明确了要求。随后,单老师提出了三个思考题,引导老师们一起思考和交流: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如何有效突破难点?如何优化娄老师的板书?经过老师们的研讨,达成了一些共识,比如,要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梳理、阐释、评价等等,尽量避免教师说教;要多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开放性问题,少问是非题;板书要体现结构,可以借助颜色和不同材质等。
三、7BU9读写结合课例研讨
民办金苹果学校的庞艳玲老师执教7BU9的写作部分When the wind blows。庞老师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多项学习理解类活动如回答问题、填写表格、对比等,引导学生获取诗歌的写作内容、巩固和学习诗歌的特征。随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片,巧补教材留白,梳理诗歌写作的基本步骤,并通过补充完整课本内的第二首诗歌,将以上所学初次付诸实践。最后,将主题由风拓展到其他自然元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写诗节,实现迁移创新。
结合课例研究和听课老师的研讨,中心组周老师指出,这节写作课以主题wind为引领,依托语篇,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类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写作内容和特征,并梳理诗歌写作的基本步骤,进而运用所学,围绕主题,模仿文本,创作诗节。庞老师深入开展语篇研读,充分利用诗歌文本的留白,并巧妙地补白,从而解决了这节写作课的关键问题“生成创作诗歌的步骤”。巧补语篇留白,使得教学目标有较高的达成。希望优化课堂活动的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小组创作的诗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单恩媛
审核:姚霞 徐颖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