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浦东新区初中劳技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线下活动在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举行。区骨干教师、学科中心组成员、各校劳技备课组长、专职教师近100人参加了线下会议,其他教师通过教研平台线上参与。
一、专家报告
参会老师们聆听了上海市中小学劳技教研员管文川老师题为“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讲座。管老师首先为老师们分析了劳动教育和劳动课程的区别和联系:劳动课程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渠道,但不可以拿劳动课程等同于劳动教育;实施劳动教育有四个基本途径,即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即劳动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安排课外校外的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中强化劳动文化。接着管老师从“如何理解以劳动任务群为基本单位的课程结构”“劳动素养的二级指标”“上海的劳动课程整体如何设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劳动课程实施方案”和“落实劳动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老师们撰写学校劳动课程实施方案和设计特色劳动项目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案例分享
书院中学的赵华老师、张江集团中学的李侥婷老师和交中初级中学的何佳倩老师代表三类不同特点的学校,分享了各自学校的劳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几位老师分别从劳动课程实施的背景、每周课时规划、劳动周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保障等方面展开说明。
赵华老师从自己学校以农为特色的校情出发,指出要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劳动任务群。多样性、实践性、安全性和发展性是实施的原则。在课时规划中,六年级学生注重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七年级学生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八九年级学生注重新技术的学习。在评价方面,将通过客观性、指导性、整体性和发展性多元评价。
李侥停老师特别说到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失败,有效的失败有利于学生稳定的性格和内心韧性的建立。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有利于适应今后人生道路的品质和精神。关于劳动周,李老师介绍了已经实施的《守护生命》和正在计划中的《义卖献爱心》两个案例,阐述如何在劳动周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何佳倩老师指出他们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拥有成长型思维的问题解决者。何老师简要分享了他们学校之前制定的蒲公英三色生命课程,其中的生活素养培育课程,与新课标的劳动素养要求相融合。低年级学生着重在教室里通过劳动技能的学习培养劳动习惯,高年级学生主要会在校园或者社区运用学到的技能去解决真实问题。
三、区域方案
教研员祝俊风老师对三位老师的分享作了总结,肯定了以上三位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热情。鼓励劳动课程老师多多参与学校劳动课程实施方案的设计和优化,以便更好地让课程方案有效落地。然后祝老师分享了浦东新区初中阶段劳动课程实施建设方案(讨论稿),他对浦东新区的劳动课程框架进行了介绍。特别提到了“非遗传承”和“跨学科”劳动项目开发对落实学校特色劳动项目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劳动教师要明确当下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及时更新课程观念,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实践反思,有条件中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特色劳动项目的开发中来。
四、学期计划
活动最后,祝老师交流了新学期计划,明确了学期教研主题——数字化促劳动素养培育,并指出本学期将以“市中青赛”和 “特色劳动项目开发”作为工作重点,构建以骨干教师为引领,以中心组教师为中坚,以项目组教师为基础的初中劳技学科区级核心教师队伍,促进区域初中劳动课程建设和初中劳技学科团队的持续发展。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祝俊风
尚德实验学校 耿艳艳
审核:姚霞 朱孔洋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