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梦——稚拙派艺术家的奇妙世界”于今年八月开始在上海久事美术馆展出,这是稚拙派艺术在中国的首次展出。由于稚拙派淳朴天真的画风,该展从展出之日起就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其极具互动性的策展方式和公教活动也为馆校合作提供了契机。11月5日,上海久事美术馆联合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共同策划了本次博物馆教师工作坊,40余名中小幼教师、博物馆工作者和高校学生齐聚一堂,围绕本次展览对馆校合作中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庄瑜基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于馆校合作的新方向进行了讲解,她指出目前上海已有近百家美术馆,我们应该要利用好上海的博物馆资源,更多关注中小型博物馆、美术馆以及“美术新空间”,开展因地制宜的博物馆教育。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马真正详细介绍了本次大展策划的设计思路和教育意义,围绕稚拙派、稚拙艺术、经典画作、9位代表性画家的生平及参展作品进行解读,帮助工作坊的教师们更好地理解稚拙派艺术,便于后续的观展活动和课程设计的探索实践。
来自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的颜月老师以“小学学段展览式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实施探索”为题,围绕“如何将展览内容与小学美术日常教学相关联”进行阐述。她认为引导学生有效看展应该从看展前、看展中、看展后三个阶段来进行,利用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以游戏化的方式来看展,选取生活化的场景来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来自上师大附属第二实验学校的毛倩倩老师以“头号‘玩家’”为题,从构思背景、单元规划、内容组织和策略方法四个部分分享了她在参观完本次展览后的教育设想: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的“玩家”,探索艺术展的不同板块,创建理想中的虚拟时空,通过不同的游戏元素培养学生的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等。
来自上海第三女子初级中学的韩蓓璟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生动的历史课的教学设计。她先从本次展览的画家入手,分析了这些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剖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科学技术进步、世界危机对于绘画产生的影响,并通过以画证史的方式将历史课与美术展相结合。
这次活动中,中外“博物馆+”项目第一次设计安排了学前教育阶段的馆校合作设计。华东师范大学的谢心童同学以“‘艺’起游馆——儿童参与视角下美术馆公教服务调研与探索”为主题分享了这一社会实践项目。她强调,博物馆针对儿童参与的配套资源包应该要以儿童权利为导向,以艺术教育为核心,融合五大领域,坚持美术馆的个性化设计。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李琳怡老师以“绘画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为题进行了分享。这同样也是博物馆教师工作坊从今年做的新尝试,通过邀请专业人士从第三方的角度为馆校合作赋能。李老师从艺术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和日常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和案例分享,强调了艺术的作用,也鼓励大家在课程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运用艺术表达自我。
分享环节结束后,参加本次工作坊的项目学校老师们与嘉宾进行了学习和探讨,不断碰撞出了新的火花。而后,与会者依次步入展厅参观,在美术馆静谧的氛围中切身体验、深刻理解,对于各自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充满了期待。
供稿:教育合作交流部 艾琼
华东师范大学 张可歆、商煜焓
审核:董赟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