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教师对新课标的深入理解,进一步明晰“双新”背景下日常教学的基本方向和途径。3月6日下午,浦东新区初中历史学科开展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专题培训和新学期工作研讨会。本次会议由教研员周月军老师主持,特邀上海市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奉贤区教育学院教育中学历史教研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朱志浩老师开展专题讲座。会议在尚德实验学校召开,全区初中历史教师济济一堂,同研共进。
【专家引领 深研课标】
首先,朱老师强调了课程标准的重要性,“老师应将课标置于床头案前,随手翻阅”,深入研读和理解课程标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明确课程目标和要求,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他总结了新课标的五大亮点:强化历史学科课程育人导向,提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优化历史课程结构,设立基于历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明确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标准,保障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关注重要史事间古今、因果、横向、中外等四种历史联系;倡导学习、社会和生活等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学史方式。
其次,朱志浩老师强调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他详细解读了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如何通过分解分层的方式,将核心素养融入日常教学中。在谈到教育发展趋势时,他指出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的共同追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将核心素养与学科特色结合,设计体现学科本质的教学内容,助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以“元朝的统治”为例,朱老师展示了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而生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跨学科主题学习日趋重要,是一场静悄悄的教育大变革。朱老师认为,在实施跨学科教学时,教师需要从各学科核心素养出发,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衔接和融合,避免知识的重复和遗漏。他通过“五四运动油画的使用”和“探访和保护家乡的古桥”等案例,介绍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策略。朱老师特别呼吁教师们在教学中注重跨学科的思维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享感受 分析问题】
学以致用,研以致远。专家讲座之后,兼职教研员陶蓓蓓老师分享了学习感悟:解读新课标要结合自我思考与教学实践,要顺应教育改革趋势,主动学习新生事物。接着,陶老师基于前期的阶段调研情况,分析了日常教学问题。她指出,调研数据反映:部分学生缺乏模仿潜移的能力;依据材料提取信息能力薄弱,无法勾连材料和相关史情;论述逻辑不清,表达能力较弱。对此,陶老师提出以下对策:继续深入研读新课标,上好每一节复习课;提高作业设计的水平,注重选材与设问的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历史理解、历史解释素养培育;关注特殊学生,加强个别辅导。
【落实素养 深耕结构】
浦东新区教研员周月军老师对朱老师的精彩讲座表达了由衷感谢,并鼓励全区教师踊跃实践,知行合一。随后,周老师介绍了“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教研计划”。他指出,践行新课标需要课堂教学的结构化设计,除传统的知识内容需结构设计外,如何将学科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角度进行界定分解,从课程内容的角度予以分层,进而从学生和课时的角度实施分配,应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因此,本学期我区初中历史教研主题定为“落实学科素养,深耕结构教学”。最后,他还特别针对本学期市区课程与教学调研及教学大奖赛事宜做了细致的工作安排。
本次教研为我区初中历史教师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思考。大家将以此为契机,立足新课标,扬帆再起航,在日常教学中,努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索高质量育人。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周月军
洋泾菊园实验学校 谢晓晨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