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评”一致性研修
记浦东新区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周教研活动
发布人:瞿振芳
发布日期:2024-03-27
浏览量:3801
2024年3月26日,浦东新区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组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科终结性评价指南”要求,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相关信息,聚焦基于时政专题的课程内容的结构化组织、学科思维的培养策略,在洋泾菊园实验学校开展了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评'一致性”研修活动。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杨兰博士、闵行区教育学院刘芳老师莅临指导,洋泾、潍坊等学区任课教师以及初次任教初三教学的学科教师参与现场研讨,其他教师通过平台参与线上研修。


洋泾菊园实验学校的郝春萍老师执教时政专题复习研讨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担当》。课前,郝老师指导学生围绕时政专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开展预习,并自主探究、建构基于时政专题的课程核心知识结构;课中,立足学生预习的学习成果开展交流与评价,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中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提升知识结构化水平,并为教师创设立足学生学习成果,促进“教-学-评”一致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示范。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援建巴基斯坦电力发展的影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古丝绸之路的异同等学习活动,提升学生迁移应用课程知识,分析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来自黄楼中学的青年教师徐智慧对郝老师在课堂中对学生做出的细致指导与归纳总结印象深刻。她表示,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容易忽视学生发言后的深层次概括与归纳,而郝老师通过板书罗列清晰,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和建构知识,这对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杨兰博士和刘芳老师对郝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她们认为,郝老师的课堂不仅体现了时政课堂的教学要求,更在学科思维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通过聚焦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等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闵行区教育学院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刘芳老师就如何提升教师的命题能力展开了专项指导。刘老师围绕磨题的过程,聚焦学科学业质量评价的情境创设、任务设计、答案示例及评分说明等命题要素,从技术性、功能性、学科性等方面给予了详细的说明。同时,刘老师还结合案例,就试题的讲评、基于评价的教学改进、专题练习的结构化组织等方面,给教师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本次研修活动为本区学科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与机会。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杨颖
洋泾菊园实验学校 张雨童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