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双新”背景下核心素养指向的语文课堂变革,引导高中生关注社会生活,不断提高观察社会现象、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2024年3月28日下午,浦东新区高二语文以“写作支架搭建策略研习”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在上海市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举行,分为“课堂教学”和“专题研讨”两个研修流程。活动由区高中语文教研员郑艳红老师主持,来自浦东新区的高中语文教师通过线下研修、线上直播、微信群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参加此次研修活动。
交流分享,共探“良方”
期中考试前,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复习?尚德实验学校的才华老师分享四字秘诀:“笨鸟多飞”。才老师基于本校部分学生学情,提出三个关键点。一是“提升”。她反思反复讲、反复练的常态教学,指出思维的提升要建立在知识扎实的基础上,重复的本质是为“提升”蓄力。二是“分层”。才老师认为要兼顾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拓宽思维、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激发学生内驱力,变“要你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相互探讨,努力突破自我,提升素养。三是“整合”。才老师分享几个“妙招”,如每周安排阅读时间,带学生分类收集整理有效素材、大作文和小作文交叉进行,归类作文母题等。让学生从不会学习到学会学习,最终提升学习力。
建平世纪的张建斌老师就《例谈高中语文项目学习实践》一文分享项目学习中的经验心得。此项目牵连“文学阅读与写作”“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两个学习任务群,主题为“好诗的评选标准”,任务情境是“校文学社计划推出‘海棠诗社作品专题’,面向全校征集评论稿件,请选出最佳作品,进行评论,优秀的稿件将集结出版,形成《海棠诗集》。”
张老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专业、适切的学习资源,比如“香菱学诗”章回文本、《咏白海棠·六首》原文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三个分解任务;他还呈现了评价量表和学生的部分成果。在反思部分中提到,项目学习应以课标为依据,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聚焦言语实践活动,设计真实情境和挑战性任务,实现课内与课外学习的统整,注重过程评价,教师应为学生提供“静态与动态”的学习资源,助力项目学习的顺利完成。
杨思高级中学的凌青老师分享《古代散文中灿烂的“说理艺术”教学策略和方法》。首先,“异中见同”,梳理说理艺术,归纳说理种类;其次,“同中见异”,比较辨析说理艺术。如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具有‘概念形象化’‘针对性强’‘逻辑力强’的说理艺术特点,不同文章里落实的技巧都一样吗?”分组研究,比较概念中所采用的不同形象,取譬设喻中所采用的不同喻体等。最后,借助思维导图呈现学生学习成果。凌老师通过一张张精心设计的表格、切中肯綮的见解,在古代散文教学方面给大家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参考。
区高中语文教研员郑艳红老师点评到,在复习迎考的应对上,才老师改变传统固有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双新”要求,转换思路,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在阅读写作上,张老师设计贯通言语实践的学习活动,将读写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读说理艺术上,凌老师将高中阶段相关文章分类统整,为高三的复习做好充分准备。她提议老师们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动笔,点滴凝聚成教育教学成长的足迹,在专业发展路上不断精进。
教以潜心,研以深耕
交流分享结束后,北蔡高级中学陈思源老师执教《学写申论:“文化走出去”》一课,展示一堂解决学生申论写作中呈现的真实问题研究课。陈老师首先介绍第一课时完成内容:明辨申论的特征和写作要素,了解申论与一般材料议论文的区别;解读和提炼材料观点,梳理“文化走出去”存在的困境;小组合作,搭建申论写作框架;课后写作申论。接着通过创设“文化部政策司召开‘文化走出去’决策咨询会”的情境任务,巧设“智库团”和“决策团”,组织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和协同探究学习活动。课堂上学生交流预习作业,借助评价量表,指出样文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聚焦“对策不具有可行性”问题,开展深入探讨。质疑观点,加入限定词使观点深入;从外因和内因维度,进行探本求因,连续追问为什么,使归因深入;智库团成员小组合作,针对“内因”分析,阐述对策,用思维导图方式呈现在两侧白板上;公共发表时,智库团成员汇报对策,并进行分析和阐释;决策团质疑,智库团结合质疑,修正完善,做好记录。最后明确申论写作深度说理的要求:观点深入、探本求因、对策有针对性、论证有说服力。提炼本课所用方法:引入“虚拟论敌”深化思考;运用思维导图深化阐释;借助评价量表修改提升。
授课结束后,北蔡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长王之莹老师进行说课。王老师回顾这堂课从“孕育”到“生长”再到“生成”的过程,深切感悟到这次研究课的顺利展开,与教研员郑老师的悉心指导,整个备课组老师的集体教研,不断打磨是密不可分的。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备课组老师们通过将新旧教材对这一课的内容表述进行对比,梳理出高中语文教材中议论文写作相关单元的写作任务链,明确帮助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现象进行分析,增强学生解决真实问题和研究梳理的能力的任务。在集体备课中,借助团队的力量,得以“守得云开见月明”,感受到一种生长力、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郑艳红老师的组织下,课堂观察员就观察到的现象展开讨论。老师们肯定这堂研究课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次成功示范,小组内的互动协作让思维得以直观呈现,陈老师引导性的补充为学生思考的深入助力,学习的过程从“制造争端”到最终“消弭争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努力实现最优解。陈老师对预习单、学习单和作业单的使用,以及预习单中将“评价量表”前置,为学生提出样文问题,给出修改路径等提供了有力支撑,体现教、学、评一致。为使这堂课更深入完善,有老师提出公共分享时,执教者可以有意识地寻找不同做法的小组展示,以生成更丰富的课堂学习资源。
研讨结束后,陈思源老师围绕这堂关注学生学习历程的研究课,分享备课和授课心得体会。陈老师表示这堂课的顺利开展,得益于郑艳红老师多次指导,还有备课组集体思维与智慧的碰撞和交融。陈老师认为,课堂中要让学生学有所获,要有对学生思维的历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收获比一味地繁花似锦更重要”。
活动最后,郑艳红老师基于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老师们做了以《搭建写作支架——以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写作任务为例》为题的讲座。郑老师对单元研习任务进行解析,明确申论的概念和特点,指出议论文侧重观点阐释、论述;申论侧重问题的解决。以陈老师的研究课为例,提出单元写作任务作前指导设计和作后讲评设计的任务。
郑老师分析本堂研究课所使用到的写作支架。如为学生了解申论写作,反思写作过程,聚焦样文问题所设计的三张表格;通过情境创设,引入虚拟论敌;探本求因的思维方式;协同探究,思维导图以及图尔敏模型图等五种不同形式的“支架”,帮助学生进行写作升格提升。最后,郑老师提出教师要在日常实践中注重提升高品质学习设计的能力。
此次教研活动犹如一场思维碰撞的视听盛宴,为老师们提供课堂中学习真实发生,以及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提升的策略和方法。有备而来,方能御风而行,相信各位语文同仁们也将持续在教与研的双行道上不断探索。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郑艳红
交附浦东实验高中 于舒满
高桥中学 殷楠
审核:胡根林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