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为提升生命科学教师跨学科教学的实践能力,5月20日下午,浦东新区初中生命科学学科在川沙中学华夏西校开展了以“跨学科学习主题的开发与实践”为主题第十四周教研活动,主要以学科工作坊学员的教学展示为主,紧紧围绕着“发酵食品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之探究”的内容而展开,活动分为教学展示、微报告、论文交流与评课研讨等环节。本次活动由浦东新区初中生命科学教研员王娅老师主持,学科专家正高级、特级教师梅守真老师、学科工作坊主持人顾佩琴老师及其工作坊全体学员、教龄1年内的新教师以及周边学校的生命科学老师参与了线下教研活动。
环节一:教学展示
川沙中学华夏西校的江海芳老师展示了“神奇的酵母菌”跨学科主题学习单元中“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的因素”一课。课前,她利用问卷星收集学生在制作发酵面食时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课堂上,她聚焦学生的疑惑,首先探讨了为何酵母粉需用温水溶解,随后针对面团未能正常膨胀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分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进而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通过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学生们检验了假设。此外,江老师还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思考如何缩短冬季面团发酵时间。最后,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并布置了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发酵效果的家庭作业,不仅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更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环节二:微报告
澧溪中学的康慷老师以《强化学科实践 推进综合学习——发酵食品类跨学科主题设计与实施》为题做了微报告。她先剖析了江老师的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思路:第一课时,了解酵母菌的结构与生殖方式,并探究其呼吸方式;第二课时,制作酵母菌发酵面食;第三课时,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的因素;第四课时,分享并评价发酵食品的配方。整个学习主题,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实践:通过触摸、品尝馒头,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结构,以及通过制作面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发酵原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康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对“发酵食品制作类”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思考:强调从学生兴趣出发,选择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通过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酵母菌的呼吸原理,并强调跨学科学习需基于课标整合内容,突破学科边界,让学生感受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师角色也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合作伙伴和指导者,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强化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环节三:论文交流
民办宏文学校申素丽老师交流了论文《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申老师依据新课标“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主题,成功实施了以“发酵食品制作与腌制食品健康”为主题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该项目围绕“如何看待并健康食用腌制食品”的核心问题,通过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生命科学、化学、劳动和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探究影响腌制食品健康因素的解决方案。项目通过四个阶段——入项、探究实践、应用开发、成果发布,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跨学科学习的魅力。学生以食品研发工程师的角色,通过选择蘑菇腌制方法、设计实验方案、烹饪制作、数据收集与分析等过程,不仅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也深化了对均衡膳食理念的理解。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跨学科学习的有效路径,也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环节四:评课研讨
江海芳老师首先进行了说课环节,分享了她在设计与实践“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的因素”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紧接着,活动现场的教师们积极互动,就江老师课堂实施的亮点与不足进行了深入点评。
尚德实验学校的郭立祥老师和王欢老师率先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与收获。郭老师表示,江老师的课程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王老师则提到江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在制作面团中产生的疑惑为主线,通过实验来解惑,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澧溪中学的倪晴雯老师对江老师的教学策略表示赞赏,她认为江老师巧妙地利用了学生对美食的热爱,以面包发酵的实践性探究为引子,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南汇四中的宋平老师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江老师基于真实情境,通过问卷星等工具深入了解学生的困惑,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让他们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华夏西校倪琳老师认为江老师巧妙地将初三跨学科案例分析的评价要求融入课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与处理、问题分析与质疑、结论阐释与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
区学科工作坊主持人顾佩琴老师对江老师在工作坊的研修学习成果给予了高度认可。她称赞江老师勤奋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与态度,并强调江老师在教学中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充分考虑了学情,基于校本,利用真实情境、真实问题来驱动课程学习,同时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
区教研员王娅老师进一步指出,江老师的教学设计基于学科素养,特别是在科学思维与探究实践方面有着显著的进阶。她通过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基于温度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的因素,随后逐步减少学习支架,使学生能够自主优化发酵配方,这一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的进阶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最后,正高级、特级教师梅守真老师对江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其结构设计精巧,教学理念贯彻到位。梅老师特别指出,该课程具有以下值得老师们借鉴的优点:首先,它紧密围绕课程标准,承载了本学科的核心概念;其次,课程内容贴近生活,有效解决了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再者,它巧妙地连接多学科,为学生提供了多元思考的角度;同时,该课程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精准聚焦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评价方面,梅老师强调评价应注重实用性,能够精准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基于课程主题完成全面的综合评价报告;最后,课程作业设计基于单元或主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此外,梅老师还提出了两个值得老师们深思的问题:一是关于如何更好地处理学科之间的组合关系,以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二是关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恰当地进行指导和介入。
本次跨学科学习主题的教学研讨展示了老师们在课程设计与实践中的创新与探索。活动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真实问题解决的教学理念,强调跨学科融合与思维培养。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跨学科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王 娅
尚德实验学校 郭立祥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