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浦东中外融通的国际化教育项目之一,跨文化-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自启动以来,已通过专家讲座、项目指导、学校参访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学习活动。为进一步促进教师跨文化-国际理解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搭建项目交流学习平台,5月27日至29日,项目组分别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开展研讨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项目组专家Pamolarco La Reine和Kirkland Kenney两位教师为大家展示了三节“我与文化”课程单元下的系列跨文化-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吸引了来自8所项目学校的近50名教师参加。教育合作交流部董贇副主任出席活动并作指导,章亚雯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
在建平香梅中学,项目校教师共同观摩了由Pamolarco La Reine老师执教的题为《Cultural Relativism(文化相对主义)》一课,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课堂上,Reine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具有不同文化特点的图片,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于这些图片的感受,并反思描述这些图片的形容词是否合适,由此引入“文化相对主义”这一主题,并提出了本节课的驱动性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接受与我们不同的文化?随后,Reine老师将学生分为四组,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分组阅读,并以展示的方式呈现小组的学习成果。在这一过程中,Reine老师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支架,并在评价中将同伴评价与教师反馈有机结合。
在民办平和学校,项目校教师共同观摩了由Reine老师执教的另一节面向高一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主题为《Unity Through Art(艺术促进文化共融)》。Reine老师以“K-Pop”(韩国流行音乐)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广泛传播的K-Pop文化,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K-Pop’可以获得全球的知名度”。接着,她将话题引向更深层次,引导学生思考“K-Pop”能够获得如此成功的主要因素,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交流与理解意识。随后,Reine老师将视角转回中国,向学生们介绍了徐冰的《天书》和蔡国强的《天梯》作品,并请学生分析作品中所展现的本土文化特征和全球性的元素。课程最后, Reine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自己动手,设计出能够同时代表文化差异和文化共通点的艺术作品。整个授课过程中,Reine老师给予了学生们充分的小组讨论时间和发言时间,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
在福山外国语小学,项目校教师集体观摩了由Kirkland Kenney老师执教的《What Does It Mean to be Global?(全球化意味着什么?)》一课,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学生。课程开始前,Kirkland老师和学生们重温了约定的课堂纪律规则“暗号”,并将学生分成了六组。课程伊始,Kirkland老师请各个小组派代表上前抽取一张“照片盲盒”,六张照片分别展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请小组代表分享他们对于照片的观察。以此活动为契机,Kirkland老师导入本课主题,请学生们思考全球公民应当具备的特质。随后,他通过一段视频,启发学生写下三条成为全球公民的方式,并向学生们布置了活动任务:通过演小品,向低年级学生展示如何成为全球公民。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邀请听课教师共同参与等方式确定了小品的内容,并上台表演。
授课结束后,两位专家分别就课例单元概况、本课时的教学设计理念、项目化学习方案的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说课。随后,项目学校教师开展了深入的评课和研讨。老师们纷纷表示,课程有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亮点,如课堂将主导权交给了学生,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小品表演、小组讨论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将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师生互动自然积极,教师反馈即时有效;驱动性问题及子问题始终贯穿于课程中,体现了项目化学习在课程中的有效嵌入。同时,老师们也分享了自己对于课程的思考与建议,例如驱动性问题应如何从小处切入、课时内容的选择与前后衔接、教研方式与教学资源的外部拓展、阅读材料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较高、如何进一步挖掘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概念、如何将国际理解教育有效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等。
董贇副主任在点评中指出,活动有效融入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依托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她也肯定了课堂中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学生从固定型思维向成长型思维的转变。
三节研讨课分别根据不同学段和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基础精心设计,从不同主题和视角呈现了将项目化学习融入跨文化-国际理解教育的课堂教学样例。课后的研讨也为项目校教师们搭建起一个中西融合、互学互鉴、交流提升的平台,激发了教师们思维的深度碰撞。期待项目学校教师能够在本次活动后积极借鉴专家的教学经验,深入探索教学变革,从实践中汲取力量,进一步促进跨文化-国际理解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供稿:教育合作交流部 章亚雯
审核:董贇 李军